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沈阳南清真寺

沈阳南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在辽宁省沈阳市西关。简称南寺。是沈阳以至东北地区规模甚大、历史最久远的一座寺院。后金太宗崇德元年(1636),由太监铁奎创建。康熙年间(1662—1722)扩建,初具规模。至民国年间,多次增修。1937年还修建了女礼拜寺殿。占地9300余平方米。布置整齐,分内外院,乃中国古典殿宇式的套院。中心为礼拜殿(俗称大殿),占地1500平方米,殿为五间勾连搭带卷棚及六角形三层楼的后窑殿1所。上为望月楼,其形制甚为少见,是一纯地方色彩的民族形式的大神牌风格。殿内外,有著名阿拉伯文书法家霍安荣、赵铭周等手书的阿文匾额数方。栅栏门为中国宫庭样式,出自名匠之手。门两侧双峰花脊圆月便门,墙上磨砖对缝,琉璃瓦镶嵌,门上浮雕花纹,彩画绚丽。辽宁省和沈阳市伊斯兰教协会均设于此。

猜你喜欢

  • 埃勒

    达斡尔语音译,意为“村”、“屯”。又译作埃里、爱里。鄂伦春族※“乌力楞”,由家庭公社发展为地域公社后,极大多数仍称“乌力楞”,而原属毕拉尔路住在小兴安岭北麓库尔滨河的一支鄂伦春人,民国初期已无“乌力楞

  • 油葫芦节

    见“巴拉特节”(414页)。

  • 蓝妙官

    清光绪朝广西壮族农民反抗土司首领。古零(今马山县境)人。壮族。光绪年间(1875—1908),古零土司对辖区百姓肆意苛索,民不聊生。十三年(1887),号召当地群众拒绝交纳各种摊派,并焚毁土司衙门。土

  • 德宁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德宁县(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北)。蒙古国建立前,汪古部世居该地。元代汪古部贵族赵王于黑水(今艾不盖河)北岸修建以王府为中心的新城(俗称赵王城),定名静安县,为静安路

  • 藕思

    见“阿斯”(1197页)。

  • 失罗勒合

    历史上蒙古族、鄂温克族等狩猎习俗。蒙古语音译,出自《蒙古秘史》,源于突厥语,意为从战利品或猎获物中取得一份东西。凡猎手猎获野兽时,当他还未驮在马鞍上用皮带绑好之前,赶到现场的任何人都可以取该猎获物的一

  • 俘户

    辽代通过征服战争俘掳来的汉族或其它少数民族人户。去向有三:一成为契丹诸宫卫管辖的蕃汉转户;二为大臣或外戚贵族私有的头下户;三为辽朝州县辖的二税户。

  • 巴塘

    地名。位于理塘以南,东界义敦,南界德荣,西界宁静,北界白玉。古为白狼国地。明为长河西、鱼通、宁远辖地。清初吴三桂据滇时,为西藏所占。有喇嘛寺,由达赖喇嘛委派堪布掌管黄教,拉藏汗委派大小第巴管理地方政务

  • 巴列

    专指女奴隶。亦作“列罗歪”。见“阿比”(1190页)。

  • 坚参扎锡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任卓尼尔,为珠尔默特那木扎勒心腹。乾隆十五年(1750),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作乱,潜往拉达克,以贸易为名,通款蒙古准噶尔部,称准噶尔首领策旺多尔齐那木扎勒为汗,请求准部发兵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