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前秦苻坚与东晋的一次大战役。苻坚统一北方后,自恃“强兵百万,资仗如山”,欲进取东晋,统一大江南北,建元十九年(东晋太元八年,383)七月,调集90余万兵力,对晋发动大规模进攻。八月,秦征南大将军苻融、冠军将军慕容垂等率步骑25万为前锋先行。九月,苻坚统中路主力进至项县(今河南沈丘)时,后续之凉州兵刚到咸阳,西路蜀汉兵才顺江而下,东路幽冀兵抵彭城,苻融军已至颍口(今安徽正阳关)。东晋谢石、谢玄率水陆军8万前往淮水一线迎战。十月,苻融攻克寿阳(今安徽寿县),催促苻坚南下。坚未等各路军会集,便引轻骑8千赴寿阳,亲临前线督战。十一月,谢玄遣部将夜渡洛涧(今安徽淮南东),袭击秦将梁成大营,初战获胜,士气大振,随即水陆兼程,直逼淝水(今安徽瓦埠湖一带)东岸。苻坚登寿阳城,见对岸晋军布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以为皆是晋兵,始有惧色。谢玄针对秦军将士厌战,各族离心及苻坚恃众轻晋又急于决战的心理,派人前往秦营,要求秦军由淝水西岸略向后撤,以便晋军渡水决战。苻坚欲待晋军半渡时以铁骑突袭取胜,贸然下令稍退,但秦军一退不可复止,被俘的晋将朱序趁机在阵后大喊秦兵已败了。后面部众误以为前线溃败,纷纷逃散,顿时大乱。晋军抢渡淝水猛攻。苻融驰骑整顿队势,马倒,死于乱军中。晋军乘胜追击至青冈(今寿县西),秦军大败,奔逃中闻风声鹤唳,皆以晋兵追至,昼夜不敢息,饥寒交迫,死者十之七、八,及至洛阳,只剩10万余人。苻坚中流矢,单骑逃往淮北。此战,前秦元气大伤,未几,北方又陷于四分五裂状态。而东晋不仅免除亡国之危,且向北略有发展。此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猜你喜欢

  • 呴犁湖单于

    ?—前101汉代匈奴单于。又作句犁湖单于。挛鞮氏。※乌师庐单于季父。原为匈奴右贤王,武帝太初三年(前102)乌师庐单于死,因其子年幼,被立为单于。同年秋,大举发兵攻汉,入定襄、云中,杀掠数千人,沿途破

  • 邓柯

    地名。原为邓柯府,东界甘孜,南至同普,西接西宁、玉树,北连石渠,由德格、林葱、春科三土司属地合并而成。属德格土司。为康藏北道之咽喉,系一游牧地。光绪三十四年(1908),德格土司兄弟争袭时,该地土司曾

  • 摩诃衍

    唐代敦煌禅宗名僧。又译摩诃衍那,梵语意为“大乘”,故汉文史籍又称其为大乘和尚。汉族。公元8世纪下半叶人。久居敦煌,宣讲佛教顿悟学说,声闻吐蕃。唐建中二年(781),被赞普赤松德赞迎至吐蕃,居10余年,

  • 宕渠水

    见“渝水”(2285页)。

  • 青稞

    即“稞大麦”,藏语称“乃”。青藏高原等无霜期短的高寒山区的藏族等少数民族和少数汉族农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有抗寒、耐瘠、耐旱、抗逆性强等优点,千粒重30克左右,较小麦颗粒大,有紫、白、黑、黄等色颗粒

  • 政堂省

    官署名。渤海王国仿隋唐制置。据其地位、职能,显系得名于唐之政事堂(宰相办公处)。为辅佐国王统治的三省之一,是三省中的中枢。比唐之尚书省。掌执行王国的一切政令,为王国最高行政庶务机构。设大内相1人,比唐

  • 雅尼

    参见“僾尼”(2249页)。

  • 参赞大臣

    官名。清代常在驻防边疆地区的将军(如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伊犁将军等)或临时出征的统帅(亦称将军,如扬威将军、靖逆将军等)下设参赞和参赞大臣,以赞襄军务和行政事务,有的负责驻守一个地区(如伊犁将军节制

  • 秋千

    朝鲜族妇女传统的娱乐游戏。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于木架或树上悬两绳,下拴横板即可。人在板上或站或坐,两手握绳,前后摆动,谓之荡秋千。秋千架一般高11米,上宽2米,下脚宽3.5米。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

  • 把总

    旧时低级军官名。始设于明代,为千总下一级武官(千总以上为总兵)。驻守京师的京营兵三大营,均设千总、把总等领兵官。清代,绿营兵编制,营以下为汛,由千总或把总统领。秩正七品。次把总一级者称外委把总,简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