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爱猷识理达腊

爱猷识理达腊

1338—1378

明代蒙古可汗。一译阿裕锡哩达喇。孛儿只斤氏。元惠宗(顺帝)※妥欢贴睦尔长子。元至正十三年(1353),立为太子,兼中书令、枢密使。十六年(1356),中书左丞相哈麻及其弟御史大夫雪雪谋废妥欢贴睦尔,立其为帝。事泄,2人被杖杀。后,与生母完者忽都皇后奇氏(高丽人)谋废父皇自立,宫廷内分为帝派、太子派,各自与统军将领孛罗帖木儿或扩廓帖木儿相结。自二十四年(1364)起,双方矛盾激化,北方元军内部混战,南方农民起义军节节胜利。以孛罗帖木儿称兵犯阙,出奔冀宁,下令讨孛罗。翌年,孛罗被诛后,由扩廓帖木儿护送回京。母后奇氏传令扩廓帖木儿以兵拥其入城,欲胁帝禅位,因扩廓止兵未遂。二十七年(1367),在内外交困之中,受父命总天下兵马,以稳定局势,抗击北上的农民军。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1368),明北伐军进逼大都(今北京),被迫随皇室退守上都(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翌年,上都被明将常遇春攻破,退居应昌(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西岸)。三十年(1370),父卒,嗣汗位,称必力克图汗。次年改年号宣光,史称北元。同年,应昌失守,宗室、大臣、宝物多被明军俘获,独率数十骑突围,退入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与扩廓帖木儿会合。宣光二年(洪武五年,1372),在和林附近击败明将徐达的中路军,使明太祖力图消灭北元的计划受挫,暂时中断对漠北的进攻,北元乘势驱骑南下,进入漠南、华北。宣光四年(洪武七年,1374),北元据点兴和(今河北张北县)被明将蓝玉攻取。次年,大将扩廓帖木儿卒,南下诸路元兵多被残破,势衰。八年(洪武十一年,1378),病卒,弟脱古思帖木儿继位,上庙号昭宗。明太祖为招降其部下,亲撰祭文,两次遣使至漠北吊唁。一生崇尚佛教,常召藏僧、高丽僧至宫中讲经;又酷爱书法,史称,“其楷遒媚,深得虞永兴之妙,非工夫纯熟,不能到也。”

猜你喜欢

  • 摆腰

    见“巴岳特”(410页)。

  • 阎马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辽12宫下均设抹里。阎马为辽世宗※积庆宫下之一抹里。

  • 竹布

    古代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以竹纤维所织之布。据《南方草木状》:“箪竹,叶疏而大,一节相去五六尺,出九真。彼人取嫩者槌浸,纺织为布,谓之竹疏布。”《太平寰宇记》:宋代岭南道的广州、藤州、韶州、端州、循州、梅州

  • 尕最制度

    撒拉族历史上一种与土司制度紧密相连的伊斯兰教宗教制度。伊斯兰教什叶派以尕最(总掌教)为首的宗教统治系统。相传撒拉族先民东迁循化(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后,为防止对伊斯兰教教义的误释,从中亚聘请40位

  • 赤水城

    见“树敦城”(1578页)。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中后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齐老图河。东至布林灰图山梁接本部右翼后旗界,西至海兰接本部中左旗界,南至达噶山梁接本部中左末旗界,北至达噶阿达克接本部中左旗及右翼后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康熙四十

  • 那曲

    藏语音译,又称哈拉乌苏或黑河。①地区名。在西藏自治区北部,北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接壤,辖那曲、安多、聂荣、巴青、索宗、比如、班戈、嘉黎、申扎等9县,专区机关驻那曲卡。②县名。在西藏自治区中部偏

  • 鄂尔沁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维吾尔语,职司征收数十人粮赋。位在明伯克、玉资伯克下。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 袞占

    ?—1713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持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车凌袞布长子。号额尔德尼哈坦巴图尔。康熙二十七年(1688),准噶尔部噶尔丹扰掠喀尔喀,抵杭爱山,他以兵拒之,兵败,

  • 前燕烈祖

    见“慕容儁”(24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