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王静斋

王静斋

1880—1949

近代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字文清。天津市人。回族。出身宗教世家。幼承家教,学习汉文、阿拉伯文、波斯文及伊斯兰教典籍。光绪二十一年(1895)起,先后在天津、北京、河北等地清真寺当海里凡(学员),受业于名师马玉麟等阿訇名下,研习伊斯兰教经典和教义。三十一年(1905),在北京南安次县安育村清真寺于勉斋阿訇主持下“穿衣挂帐”(结业)。受聘于大兴县属之白塔寺村当阿訇。先后相继在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及东北等地任清真寺阿訇。其间有两年出国考察。1912年拥护孙中山革命,加入国民党。1922年到埃及,入艾资哈尔大学留学,为中国留学生部部长。后又朝觐麦加,赴土耳其。1924年回上海,转天津。1925年任山东阳信六营清真寺教长,开始从事翻译工作,以四个月时间,将全部《古兰经》译成汉文。1927年9月在天津创办《伊光》月报,至1939年停刊,共发行100多期。并任总经理兼编译。1938年受聘为国立陇东师范学校,为阿拉伯文专修班主任,讲授《古兰经注》等课。曾撰文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与时子周等人在郑州成立中国回民抗日救国会。抗战胜利后,完成百万字的《古兰经译解》一书(丙种本),由上海永祥印书馆出版。1948年应台湾穆斯林之请,去台北清真寺任阿訇。1949年返回大陆,病逝于贵州。代表作有《古兰经译注》(甲、乙、丙三种本子),其中以丙种本《古兰经译解》,风行一时。又有《伟戛业选译》、《回耶辨真》或译为《回耶雄辩录》)及编译的《中阿新字典》等。

猜你喜欢

  • 萨喜格柱

    帐幕的一种。鄂温克语音译。俗称撮罗子。是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游牧鄂温克人定居以前的住屋。它比鄂伦春族的撮罗子前进了一步,迁徙时可拆卸运走,到另一地架起再用。其构造:先备一直径2.5尺上凿有许多穿孔的圆圈

  • 杀虎口至内蒙古驿道

    清代内蒙古5路驿道之一。康熙三十一年(1692),由内阁学士德珠负责建立。杀虎口因在西,称为西口。从北京至杀虎口930里设14站,从杀虎口到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210里,除杀虎口内地所设1站外,

  • 惠伦

    ?—1797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一等承恩公奎林之子。出嗣伯父一等诚嘉毅勇公明瑞,袭爵。擢头等侍卫、尚荣正、镶蓝旗护军统领,授奉宸院卿。嘉庆二年(1797),奉命偕副都统阿哈保率东三省兵赴湖

  • 降喀四措

    旧时西藏门隅地区行政区划的俗称。一作“夏尼玛三部”、“门尼玛三部”、“达旺四周四措”。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按地域区划的四措为:夏日措、拉乌措、色如措和勺羌夏乌措。四措范围地处管理门隅政教事务的※降喀

  • 永宁寺碑

    明代石碑。全称“敕修奴儿干永宁寺碑”,亦称“奴儿干永宁寺碑”。立于黑龙江下游东岸奴儿干都司官署所在地特林村以北江岸石岩上(距入海口约150公里)。碑有两块:一为明永乐十一年(1413)明钦差亦失哈等巡

  • 赶祖先圩

    旧时毛南族民间祭祖活动之一。毛南语称“沙赫公叭”。地点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波川两村交界处的下林(毛南语称“卡林”)墓场。人们认为死人灵魂也喜欢赶圩,其圩叫“祖先圩”。如果不赶此圩,祖先要责怪和

  • 夫椒

    春秋战国时古地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吴王夫差为报越国杀父之仇,发精兵击越,在此大败越军,迫使越王勾践屈辱求和。

  • 续资治通鉴

    书名。清毕沅(1730—1797)撰。220卷。沅,江苏镇洋(今太仓)人,字秋帆。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曾以内阁中书入直军机处,官至兵部尚书,湖广总督。通经、史、小学、金石及地理之学。宦迹所至

  • 蒙古风

    蒙古文化研究社出版的刊物。由科尔沁左翼后旗蒙古族王华兴集合蒙古文化社同人及有志忠于蒙古文化事业赞助者共同创办。1948年5月5日创刊。以复兴蒙古文化为目的。为综合性的杂志,内容有论著、研究和转载等。刊

  • 你勒合桑昆

    见“亦剌合”(8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