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瓜州节度衙调处土地纠纷案

瓜州节度衙调处土地纠纷案

敦煌吐蕃古藏文文献之一。原件见伯字1078号卷子。按内容此件亦可称“悉董萨部落土地纠纷诉状”。全文37行,系残卷。记载汉人部庸与贵公发生土地纠纷,因不易解决,遂将土地献给藏族官员罗热多赞,后二人由诉讨还所献土地。瓜州节度衙罗热多赞接受所献园田后,几经辗转,最后作为园田之主,经营近10年之久,前后涉及行人部落、悉董萨部落之人,土地又涉及原沙州及今瓜州辖区变化问题,经对有关民户所耕之土地进行查证,税官及押衙核实田契,最后按实情,将土地分别判给上述两人。判文经宗师及副万户长论赞三摩赞盖印。判文分给两汉人各一份。判文后盖有13颗小圆形印,并有3位汉人的签字。此诉状为吐蕃遗存的少量古藏文文献之一,对研究古藏语及吐蕃民事诉讼问题,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洮州卫军民指挥使司

    明代地方官署。洪武十二年(1379)二月,以洮州军民千户所升置。属陕西都司。是年一月,洮州(今甘肃临潭)十八族番首三副使舒朵儿、瘿嗉子乌都儿及阿卜商等叛,占据纳邻七站之地。朝廷命征西将

  • 昭武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合伯驸马于大德十年(1306),火沙于天历二年(1329),先后受封昭武王(一作昭武郡王)。

  • 清真释疑

    书名。清代回族人金天柱撰。天柱,字北高,金陵(今南京市)人。乾隆三年(1738),官翰林院四译馆正教序班。该书以问答式,分别介绍伊斯兰教饮食、服色、礼仪、诚信、容体、释名等方面的常识,以解释异教及世俗

  • 升泰

    ?—1892清朝大臣。字竹珊。蒙古正黄旗人。卓特氏。初为员外郎,后历任浙江按察使、云南布政使等职。光绪七年(1881),领副都统衔,任伊犁参赞大臣,寻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八年,署乌鲁木齐都统,与俄国

  • 拉夫凯

    清初达斡尔族首领。亦作喇巴奇。顺治七年(1650),沙俄殖民者哈巴罗夫东侵入犯该地时,他拒绝殖民者的要求,保持民族气节,声明自己是清朝臣民,并帮助疏散鄂尔河口一带居民。

  • 长引隔眼

    元代通邮制度。是我国早期“排单”雏型。延祐五年(1318)十一月定,凡入递文书,由始发官司酌量地理远近,印贴“长引隔眼”于公文上,标明件数、发引时日,至各邮长所在,交递铺传递承接,即于隔眼上填写时刻,

  • 滇吾

    ?—59?东汉时烧当羌首领。※滇良之子。东汉中元元年(公元56年),父死,嗣立,联合诸羌,教以方略,以抗击来犯者。使本部日趋强盛,雄于诸羌。次年秋,与弟滇岸率众5千攻汉陇西(治今甘肃临洮)诸塞,败陇西

  • 溪处甸长官司

    元明哈尼族土司。旧为七溪、溪处甸部。元初归附后,合思他(陀)、伴溪、七溪三部立斡泥路。后为溪处甸副万户。明初改为长官司。据正德《云南志》卷四载,该司旧七溪、溪处甸部,本部,后头人官桂兄弟分为3部,溪处

  • 古族名。又称僰人。秦以前主要分布在以僰道(治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南)为中心的今川南和滇东北一带。曾建有僰侯国(僰国)。秦通※五尺道及西汉通西南夷道,皆起自僰道。其地汉时属犍为郡。南朝梁时,属戎州。秦汉时已

  • 都儿鲁斤

    蒙古语音译,又作迭儿列斤、迭儿勒斤、迭儿列勤,意为“一般的”。蒙古的一支,故亦称“迭儿列斤蒙古”。同尼鲁温蒙古同源出于额儿古涅昆捏古思、乞颜两始祖。主要包括兀良哈、弘吉剌及其分支许兀慎、逊都思、伯岳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