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甘州回鹘汗国

甘州回鹘汗国

五代宋时西北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公元9世纪末(一说10世纪初),河西回鹘人庞特勤(一说仆固俊)创建。其疆域以甘州为中心,西至肃州(今酒泉)、瓜州(今安西)、沙州(今敦煌),东南至凉州(今武威)、兰州、秦州(今天水),东北至贺兰山(今宁夏境),西北至合罗川(今额济纳河)。最高统治者为可汗,以下各级官吏名号则突厥称号与中原王朝名号兼收并用。所辖各部落设有首领“分领族帐”。社会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盛产马牛羊驼;农作物有白麦、青稞、黄麻、葱、韭、胡荽等。与中原王朝关系密切,“世以中国为舅”,中原王朝“亦常以甥呼之”。其首领仁美、仁裕、夜落纥和夜落隔归化、夜落隔通顺,先后受五代、宋朝册封为“英义可汗”、顺化可汗、奉化可汗、忠顺保德可汗、怀宁顺化可汗和归忠保顺(义)可汗王等称号。常以朝贡或榷场的形式,与中原贸易,用马匹、骆驼、白玉、琥珀、硇砂、乳香等换取白银、绢、帛、丝、茶等。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一说明道元年,1032),为西夏所灭。自庞特勤始,共传十一世,历时百余年。汗国在沟通中原和西部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传播佛教文化艺术,维护中西贸易通道,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参见“河西回鹘”(1507页)。

甘州回鹃汗国世系

猜你喜欢

  • 骨咄

    西域古地名。见《新唐书·西域传》。《隋书》作诃咄。《大唐西域记》作珂咄罗。《新唐书·地理志》作骨咄施。《册府元龟》作骨吐。或译胡塔梁。大业十一年(615)向隋遣使贡献。龙朔元年(661)唐以骨咄施沃沙

  • 宣统帝

    见“溥仪”(2402页)。

  • 克特缅之战

    新疆伊犁人民抗击沙俄侵略的一次战役。清同治十年(1871)三月二十六日(5月15日),沙俄扩张主义分子借口追击哈萨克阿勒班部首领塔扎别克,自穆扎尔特达坂,经恰尔科特苏河谷,径趋伊犁西部克特缅村,谋据为

  • 都楞仓

    见“白海风”(602页)。

  • 保住

    明朝军官。亦译巴珠,汉名杨效诚。蒙古族。初为把都帖木儿(吴允诚)部将,居甘肃塞外。永乐三年(1405),受明将宋晟招抚,随同把都帖木儿等投明朝,赐姓名,授都指挥佥事。奉命居凉州(今甘肃武威)耕牧守边。

  • 忽里勒台

    蒙古语音译,又作“忽里台”、“忽邻勒塔”、“忽鲁勒台”、“忽邻勒台”等。《元朝秘史》释为“聚会”。原为氏族部落内部的族众会议。随着阶级分化,那颜贵族阶级的形成,逐渐演变成氏族部落首领、显贵上层参加的议

  • 珠尔默特那木扎勒

    ?—1750清代西藏地方官员、郡王。藏文史籍作达赖巴图尔。后藏人。藏族。噶伦※颇罗鼐之子。乾隆四年(1739),委任头等台吉,管理藏北39族、达木蒙古。十二年(1747),承袭其父郡王爵。任职后,虐使

  • 脱卜柯依汗

    见“头克汗”(631页)。

  • 韦拔群

    1893—1932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和百色起义领导人之一。原名秉吉、秉乾,又名韦萃。广西东兰县人。壮族。青年时为寻求革命道路,曾赴长江下游各省考察民情,并拜会孙中山和廖仲凯。1916年参加护国军,讨伐

  • 玉禄

    1872—1924民国时期将领。字鼎臣。内蒙古土默特旗人。蒙古族。清光绪年间在土默特陆军第二营当兵。1911年升第三连连长。因不满北洋军阀强行解散该部队,率军起义,经调解仍保留军队番号。1913年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