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马语

白马语

我国白马藏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布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松潘县以及甘肃省文县等地,使用人口约11000多。白马语内部可分为3个土语,语音和词汇上稍有差异。不同地区的白马人均可通话。白马语的语音特点是:有单辅音40个,塞音、塞擦音、擦音均分清、清送气、浊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叶、舌面前4套,有送气擦音。复辅音有7个,以同部位的浊塞、浊塞擦带鼻冠为主要结合方式。单元音有14个,分鼻化与非鼻化两套,复元音以二合为主,由介音i、u、y组成23个后响复元音,无前响和三合复元音,无韵尾。有4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较大。语法特点是:形态不发达。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虚词和词序。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情感词10类。名词有双数和多数语法范畴,有指小词尾。数词“一”有5种不同说法,分别使用在不同环境。量词比藏语的量词丰富,它和数词结合的次序为量词在前数词在后,出现了少量数量次序的词组,数词可单独修饰名词或动词。单数第一人称代词作领格时,韵母要发生屈折变化。疑问代词重叠表示多数。动词有体、式、态、趋向等语法范畴。体分将行体、即行体、进行体、已行体、完成体5种,用辅音或元音的屈折变化表示。式有命令、祈使、疑问3种,用词根屈折或添加前后缀等方法构成。态有自动、使动、互动3种,用词根屈折和加后缀的方式表达。表趋向范畴的前缀有8个,加在动词前表示行为动作向某一特定方向进行。形容词无级的范畴。结构助词较丰富,有限制、施动、受动、工具、处所、比较、从由等7类,语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语前,形容词、数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是:单音节词或由单音节按照并列、偏正、表述、支配等关系组成的复合词为主,多音节的单纯词很少。四音联绵词很丰富。词汇中有一定数量的早期汉语借词,占12%左右,也有一定数量的早期藏语借词,约占词汇总数10%左右。

猜你喜欢

  • 飒秣建

    见“康国”(2100页)。

  • 伯德

    原为※奚族部族名,后作姓氏。为※五部奚之一。据《辽史》,奚于太祖五年(911)为契丹征服。入辽后,是部仍沿此称。至辽圣宗时(982—1031),为三十四部之一,居松州、平州之间,下辖啜勒、速古、腆你、

  • 吹扎布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人。初随汗王部众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清乾隆十九年(1754),受土尔扈特汗王敦罗布喇什派遣,借道俄境归国,于二十一年(1756)抵北京。七月,清政府应其请求,派麒麟

  • 庄喊

    傣语音译,又作庄罕,意为“金佛寺”。德昂族古代佛教圣地,位于今云南陇川县北,为昔日德昂族聚居地。据说,佛寺瓦是镀金或镀铜的,故名金佛寺。现已毁,未能看到残瓦剩砖遗迹。

  • 德格

    地名。今德化县。藏名德尔格忒。因更庆寺与德格土司官寨相连,故名德格更庆。在沙鲁里山与宁静山脉之间,中跨金沙江上游。东至绒坝岔与甘孜界,南接白玉县,西至觉雍山与昌都界,北连邓柯。唐为吐蕃地,元为朵甘思都

  • 澶渊之盟

    辽宋时期订立的重要盟约。北宋初年,宋太宗两度北伐,连遭失败,由进攻转入防御。辽至圣宗时(982—1031),国力鼎盛,不断南下,统和二十一年(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双方在望都(今河北省望都)展开

  • 亦鲁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伊鲁河卫,并说清代伊鲁河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兴喀湖南,又说辽宁铁岭县城南亦有伊鲁河或书作懿路河。

  • 伊思玛业勒汗

    ?—1682或1680叶尔羌汗国末代汗。一译伊斯迈耳汗、伊斯玛依勒汗、司马依汗等。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察合台后王※阿布都喇汗弟。世居新疆。康熙九年(1670),叶尔羌、叶城黑山派起义,推翻尧乐巴斯汗

  • 炒花

    明代蒙古内喀尔喀五部领主。蒙文史籍称舒哈克卓哩克图鸿台吉,汉籍亦译作粆花、炒哈、抄花,或称洪巴图鲁、叶赫巴图鲁、爪儿图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第六子※阿尔楚博罗特孙,※虎喇哈赤第五子。嘉靖(1522—

  • 黑鲁

    见“哈烈”(16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