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盛京通志

盛京通志

书名。清康熙至咸丰年间,该书屡经重修,版本甚多:①康熙二十三年(1684)奉天府尹董秉忠(今辽宁辽阳人)等奉敕撰,32卷,图9幅,刻本6册;另有康熙五十年(1711)廖腾煃等的续修本,仅增“杂志”一目。 ②雍正十二年(1734)奉天府尹吕耀曾(河南新安人)等修,33卷(较前书增“典谟”1卷),图11幅,钞本10册。对山川、城池、道里皆有订正。 ③乾隆元年(1736)宋筠、王河(浙江绍兴人)等增修,48卷,图14幅,钞本20册。补康熙、雍正朝史事。 ④乾隆十二年(1747)汪由敦等奉敕修,32卷,刻本12册。 ⑤阿桂(满洲正白旗人)等奉敕重修,乾隆四十三年(1778)成书,130卷,图35幅,名为《钦定盛京通志》,刻本64册。⑥因原志版刊字迹脱落弥多,咸丰二年(1852)雷以諴(湖北咸宁人)等补修,48卷,刻本8册。通行为阿桂等奉敕纂本,有武英殿刊本,民国六年铅印本。该本取材广泛,内容甚丰,是一部比较完备的地方总志。内容包括:圣制、纶音、天章、京城、坛庙、宫、山陵、星土、建置沿革表考、疆域形胜、山川(附古山川考)至三十二城池、关邮、津梁(附船舰)、户口、田赋(附旗田官庄税课)、职官、学校、官署、选举、兵防、名官、历朝人物、国朝人物、忠节、孝义、文学、隐逸、流寓、方伎、仙释、烈女、祠祀、古迹(附陵墓)、风俗、物产、杂志、历朝文艺、国朝文艺。本书无论体例和内容,较其它各本都有突破,是研究东北史地系统之书,也是满族史研究者经常征引之历史文献。

猜你喜欢

  • 马君祥

    元代画师。河南省洛阳人。回回人。擅长壁画,与其子马七、马十一、马十二、马十三,皆洛阳回族的杰出画师。其画继承民间画工的传统粉本技艺,技法熟练,章法谨严,造型生动。山西省永济县永乐宫三清殿内的291尊帝

  • 陈留

    见“萧孝友”(1994页)。

  • 莫侯部

    东晋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部落首领莫侯领部而得名。原居于苑川(今甘肃兰州东),拥众2万余落。西晋末十六国初,为乞伏鲜卑乞伏述延击破,并入乞伏部。参见“陇西鲜卑”(1255页)。

  • 南诏西岳

    南诏封山名。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封五岳四渎,以高黎贡山(又作高黎共、高丽共、高良公,一名昆仑冈,在永昌、腾冲之间,山下平川、草木不枯,有瘴气)称西岳,为五岳之一。山在怒江西岸

  • 慕洧

    ?—1141宋环州党项豪族。任宋朝环庆统制官。建炎四年(1130),在宋夏富平战役中失败,惧,自庆阳叛附夏国。五年,见金人破庆阳,乘势取环州降于金,任熙河经略使。绍兴九年(1139)金宋议和,金归宋陕

  • 吉尼吉舍

    彝语音译,意为“冤家械斗”。解放前凉山彝族奴隶主家支之间的血族复仇。汉语俗称“打冤家”。※兹目和※诺伙贵族集团,利用家支组织的力量进行血族复仇,争夺土地、财物、奴隶,解决婚姻纠纷等。如某人亲属被杀或财

  • 倮黑

    清代史籍对拉祜族的称谓。雍正(1723—1735)、嘉庆(1796—1820)两朝,由于流官及土司的苛派勒索,被称为倮黑的广大群众曾爆发多次大规模的反封建起义。

  • 公管佐领

    见“公中佐领”(325页)。

  • 洛五洛加

    彝语音译。意为住在土司衙门周围的安家奴隶。类似※阿图阿加,由术堵配婚安家而成。四川凉山阿都土司在二三十年代时,占有此种安家奴隶50户左右。每户从土司处领得一块土地维持生活,亦可租入土地。但无迁徙自由,

  • 毫兀真女姑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其它部族下置石烈。毫兀真女姑为辽圣宗※兴圣宫下之一石烈。“女姑”,又译作“女古”,《辽史·国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