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稷桑之战

稷桑之战

春秋时期晋国与赤狄皋落氏之间的战争。春秋初,“狄之渠帅”皋落氏居于成周西北、晋都绛东南,即今山西垣曲县一带,与晋紧邻,威震晋都。晋献公在其宠妻骊姬的挑动下,于周惠王十七年(前660)将晋国军队分为上下军,献公自领上军,命太子申生率下军,向皋落氏发动进攻,企图消灭皋落氏,占据狄土。申生率晋军进入皋落氏牧地,战于稷桑(一说为今山西闻喜县)。皋落氏经顽强抵抗后,为保存实力向东北方向迁徙,进入壶关(今山西长治地区)。晋军没有达到消灭皋落氏的目的,只是“胜敌而返”。

猜你喜欢

  • 红围

    鄂伦春、赫哲、鄂温克等北方渔猎民族对猎捕商品性野兽的统称。通常称夏季四至六月猎取鹿茸的季节为“红围期”,因鹿茸是贵重药材。

  • 地方民族主义

    亦称“狭隘民族主义”。是一种与大民族主义相对的,以孤立、保守、排外为特征的民族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在多民族国家内,地方民族主义的主要特征一般表现为:片面强调和夸大本民族的优点和特点

  • 木剌忽

    元朝大臣。蒙古阿儿剌氏。广平王※玉昔帖木儿长子。袭父职为右翼万户长。至大四年(1311),仁宗即位,授知枢密院事。皇庆元年(1312),封广平王。一说延祐七年(1320),英宗即位,其弟广平王脱忒哈以

  • 萨斯特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萨斯特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约有2千余。居住在泰耶尔人西南阿里山和五峰山一带山区,包括新竹县五峰乡大隘、花园、桃山等村;娥眉乡藤坪村;北埔乡内坪、大坪等

  • 阿拉善额鲁特

    蒙古旧部名。因在河套之西,又称西套额鲁特或西套厄鲁特。一说阿拉善即阿拉山,亦即贺兰山。为清代阿拉善额鲁特旗札萨克和硕亲王游牧地。辖境东至贺兰山,与宁夏府接壤;南与凉州府、甘州府为邻;西至古尔鼐,与额济

  • 华丹智华

    1766—1841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三十八任堪布。藏族。出生于下佐格地方。从阿高日超巴剃度出家。乾隆四十三年(1778),由嘉木样授沙弥戒。25岁入拉卜楞寺经院,学习五部大经,获多然巴学位。任土观呼毕

  • 肴里

    见“遥里”(2370页)。

  • 元文类

    总集名。原名《国朝文类》。元苏天爵编选。70卷,目录3卷。作者以留存有补于治道世教“足以辅翼史氏”之诗文为宗旨,穷20余年之力,汇集元代前中期诸家名作,按文体分为诗歌赋颂,铭赞序记,奏议杂著,书说议论

  • 文宁

    见“文干”(385页)。

  • 登利可汗

    见“伊然可汗”(8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