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窝阔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为※窝阔台后王※海都(窝阔台第五子合失之子)所建。原为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封地。元太祖二十年(1225),成吉思汗划分诸子封地,窝阔台领有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1229年,窝阔台继承大汗位后,将封地赐与其子贵由。1251年,蒙哥汗即位后,以窝阔台系诸后王屡与作难,封地被分裂为数个领地,以去其势。窝阔台第六子合丹被谪迁于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第七子灭里迁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窝阔台孙脱脱迁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海都迁海押立(今伊犁西)。1260年,忽必烈即位后,海都自以太宗嫡孙不得立,先后联合忽必烈弟阿里不哥、东道诸王乃颜、察合台汗国后王笃哇等争夺帝位,多次进扰元朝西北边境。其控制地域,东抵哈剌火州(今新疆吐鲁番),西至可失哈耳(今新疆喀什)与答剌速河(今塔拉斯河)谷,南及天山南坡诸城,北有也儿的石河上游之地,以伊犁河与答剌河流域为中心,成为中亚一大势力,都城叶迷立。境内居民主要从事游牧。大德五年(1301),海都兵败走死后,其后裔为争夺汗位发生内讧,汗国力量削弱。海都子察八儿继立为汗后,于大德七年(1303),被迫向元朝请和。八年,先后败于笃哇与元军,向笃哇被迫称降。武宗至大三年(1310),察八儿为察合台系后王所败,汗国领地一部分归于元朝,其余大部为察合台汗国所并,窝阔台汗国亡。共传2世。

猜你喜欢

  • 伯什巴里

    见“别失八里”(1070页)。

  • 完水

    古水名。今多认为《魏书·乌洛侯传》之完水,即两唐书《室韦传》之望(室)建河。然所指有说即今额尔古纳河,或说是额尔古纳河与黑龙江;有说为今黑龙江上、中游的古称,或说仅指黑龙江上游;一说为今嫩江上游支流甘

  • 处和部

    唐代奚(又作库莫奚)族部落名。是名见于《新唐书》。《新五代史》和《五代会要》记为啜米部。活动于饶乐水(今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南部一带。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奚族部落联盟首领※可度者率众附唐,

  • 山只昆

    ①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舍人”之意。 ②即“散只兀”(2169页)。

  • 火里秃麻道牧地

    元朝十四道牧地之一。世祖忽必烈时期建置,隶太仆寺。典掌御位下、大斡耳朵马匹。地在贝加尔湖以西,安加拉河、勒拿河上游。以其地居火里(又作豁里)、秃麻(又作秃马惕)部人,故名。太胜忽儿曾执掌其事。

  • 妙因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大通寺。在甘肃天祝县境内。明正德六年(1441)建。属鲁土司管辖。与东大寺、西大寺、古城寺、嘎达寺、宣化寺、塔尔寺、宗家寺、显教寺等8寺院共组成一寺院群。经清朝3次扩建,成为青海、甘

  • 北面御帐官

    契丹官署类称。《辽史·百官志》称:“辽之先世,未有城郭、沟池、宫室之固,毡车为营,硬寨为宫,御帐之官不得不谨。”契丹开国后,皇室仍常年不在京城,随四季迁徙,主要担负御帐警卫与侍理皇室日常起居任务的官署

  • 大辽古今录

    书名。今佚。作者、卷数不详。从书名推测,应为辽人著作。金朝时高丽所进。《辽史·历象志上》:“高丽所志《大辽古今录》称统和十二年(994)始颁正朔改历,验矣。”

  • 纳赛尔·阿尔斯兰伊利克

    ※喀喇汗王朝汗族。阿里阿尔斯兰汗之子。“阿尔斯兰伊利克”意为“狮子王”,地位比汗低一级。领地为费尔干地区,首府在乌兹干。999年率军进攻布哈拉(今中亚不花拉),灭萨曼王朝,俘末代国王阿布都·马利克,将

  • 政堂省

    官署名。渤海王国仿隋唐制置。据其地位、职能,显系得名于唐之政事堂(宰相办公处)。为辅佐国王统治的三省之一,是三省中的中枢。比唐之尚书省。掌执行王国的一切政令,为王国最高行政庶务机构。设大内相1人,比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