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端珠仁钦

端珠仁钦

1309—1385

藏传佛教高僧、青海夏琼寺创建者。亦译端智仁青,又称多仁波且法王。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之启蒙导师。生于青海同仁县夏布让(夏卜浪)。早年出家,隐山修行。后赴西藏聂塘第瓦仅寺学经,后在那塘、夏鲁寺辩讲佛典,颇有声誉,被誉为“安多(即青海藏区)一杰”。返青海后任甘肃临洮兴衮新寺堪布。先后在故乡建夏布让寺及昂拉寺。元至正九年(1349),于夏琼山(即凤凰山)创建夏琼寺(意即妙翅寺、鹏鸟寺),全称“夏琼大乘功德宏扬州”,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乾隆赐四体文“法净寺”寺额,收徒传法。二十三年(1363),宗喀巴年7岁至夏琼寺,从其受沙弥戒,从其学显密教法9年。后宗喀巴赴藏学经仍尊其教导行事,收益无穷,而成一代宗师。宗喀巴成名后感其师之恩道: “我愿以自己的头顶去擦拭他脚上的灰尘”。所建夏琼寺被誉为“格鲁派之源”。该寺在宗喀巴创成黄教后,遂由原旧噶丹派改为新噶丹派——即格鲁派黄教,按西藏色拉寺教规行事。此寺今尚存。

猜你喜欢

  • 应天皇后

    见“述律平”(1348页)。

  • 置顿官

    吐蕃管理驿站之官员。唐代吐蕃在各地设有驿站,以供传递军情、宣布政令、使臣往来之用。每百里一驿,亦有数百里者。从青海古莫离驿(青海湖附近)起,西南行至吐蕃山南之勃令驿,其间设驿站14处。每站设置顿官,主

  • 傈僳族对村寨的统称。指为一群血亲关系相近的人们共同体所居住的地方。解放前云南怒江等傈僳族地区在家族联合基础上形成的村寨组织。村寨名称往往以自然环境的特征、某种植物或人们的活动情况而定。规模大小不等,大

  • 绵诸道

    古地名。在今甘肃天水县东、清水县南。春秋战国时为绵诸戎所居。秦向西扩张,降其众,设道以统治之。东汉省,魏改为县。

  • 梁檀

    明末清初书画家、诗人。字小廛,一字乐甫,号天外野人、芦鹜居、蒹葭主、石崖居士。山西太原人。回族。家贫、遭乱避居太原西山隐居。聪慧过人。与书画家傅山最为友好。琴棋书画皆通。书法孤诘秀峻,自标一格。善画,

  • 后凉后主建康公

    见“吕隆”(775页)。

  • 婼羌

    羌族部落名,亦国名。原居河西走廊弱水上游及其以西地区。西汉文帝(前180—前157在位)初,匈奴向河西扩张,迫使其大部西迁至阿尔金山以西,在阳关西“千八百里”建立国家,成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余众西迁至

  • 木里王

    见“毛里孩王”(360页)。

  • 者别

    见“哲别”(1858页)。

  • 云阳集

    书名。一作《云阳李先生文集》。元李祁撰。10卷,附录1卷。祁,茶陵(今属湖南)人,字一初,别号希蘧。元统元年(1333)进士,为左榜第二(元制汉人南人应试者列左榜,位在右榜即蒙古、色目人所列榜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