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粟末部

粟末部

靺鞨(勿吉)著名7部之一。因依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而居得名。唐初又称粟末靺鞨,下分若干部,已知者有厥稽等8部。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后,《隋书》称其“与高丽相接”,约在今吉林省吉林市附近的松花江上游地区(一说在吉林市北以下的松花江两岸,或说在今辉发河、松花江及牡丹江上游一带)。隋炀帝时(604—618),其厥稽部渠长度地稽率众千余家内附,被安置柳城(今辽宁朝阳)。在唐对高丽战争中,未迁居柳城者助高丽抗唐;高丽国亡后,乞乞仲象所统之众被迁居营州(即隋柳城)。在靺鞨诸部中发展最快,已以农业生产为主。唐武后时,居营州的粟末部后裔渡辽河东走,后在※大祚荣领导下建立※渤海国。

猜你喜欢

  • 少父

    见“大父”(76页)。

  • 善水

    即“盖水”(2123页)。

  • 召火哈

    参见“滚课”(2465页)。

  • 一夫多妻制家庭

    一个男子娶一个以上女子为妻组成的家庭形式。源于群婚制,为父系氏族公社后期典型的家庭形态,并长期残存于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此类家庭常与一妻多夫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并存,非普遍通行的形式。最初出现于母系氏族

  • 土番社学

    明清时在台湾高山族村社设立的学校。明清之际,郑成功父子曾相继在台湾的新港、麻豆等高山族村社初设乡塾,鼓励高山族子弟入学就读。康熙朝统一台湾后,得以逐渐发展和普及。康熙三十四年(1695),台湾知府靳治

  • 婼羌

    羌族部落名,亦国名。原居河西走廊弱水上游及其以西地区。西汉文帝(前180—前157在位)初,匈奴向河西扩张,迫使其大部西迁至阿尔金山以西,在阳关西“千八百里”建立国家,成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余众西迁至

  • 湾甸御夷州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中统(1260—1264)初内附,属镇康路。洪武十七年(1384),置湾甸县,旋为麓川所并。永乐元年(1403),以其地近麓川,地广人稠,设湾甸长官司。三年,升为州,治所在今云南昌宁

  • 托多额尔德尼

    ?—1692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者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索诺木和硕齐子。康熙二十七年(1688),率兵拒准噶尔部噶尔丹掠,继与兄乌巴达率众附清,诏附乌喇特界游牧。二十九年(1

  • 慕容宣赵

    ? —约709吐谷浑王族。一作慕容宣超。慕容氏。※慕容忠子。武周圣历元年(698),父卒,嗣立。二年,吐谷浑7千帐随吐蕃论亏仁降唐,吐蕃境内吐谷浑1400帐旋亦内附。武则天纳郭元振谏,将归降之吐谷浑置

  • 啜勒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啜勒为※伯德部下之一石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