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密达
清初武官。满洲镶白旗人。索绰罗氏。世居吉林吴喇地方(今吉林市境)。天聪八年(1634)、崇德元年(1636)连攻明雄县(今河北保定境),首先登城,授牛录章京。随皇太极征朝鲜,攻皮岛,首先渡海,登岸而战,卒于阵。赠加半个前程。
清初武官。满洲镶白旗人。索绰罗氏。世居吉林吴喇地方(今吉林市境)。天聪八年(1634)、崇德元年(1636)连攻明雄县(今河北保定境),首先登城,授牛录章京。随皇太极征朝鲜,攻皮岛,首先渡海,登岸而战,卒于阵。赠加半个前程。
见“乞伏国仁”(124页)。
渤海王国置。为南京南海府睛州辖县之一,县治故址有说在今朝鲜狼林山附近。辽灭渤海后废,其民与睛州所属大多被迁至今辽宁海城县附近,辽置嫔州(治所在海城县东北向阳寨)统之。
1886—1936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索伦旗人。达斡尔族。历任骁骑校、呼伦自治会副会长、海拉尔警察局副局长、全蒙联合总会副会长、辅国公额鲁特总管、民国政府行政院顾问、蒙古经略使顾问、全国善后会议专门委员、
景颇语音译,意为“幼子种”。旧时云南德宏景颇族山官制社会中对规定由幼子继承山官的称谓。过去景颇族地区普遍实行幼子继承制,故幼子在家中的地位通常比诸子高,在山官家中,长子、次子长大后大多离家开拓新辖区,
见“诺劳孜”(1954页)。
见“糺”(1276页)。
南朝时在部分南方民族地区建立的一种特殊地方行政机构。先后在南豫州、荆州、司州、郢州、雍州、益州、江州、湘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置,据《南齐书·州郡志》载:共有左郡65,左县138。与内地郡县不同,多以原
藏语音译,意为“枪差”。解放前四川甘孜藏族地区封建领主对农奴的一种剥削方式。由土司在※“马差”户中指定较富裕的差巴(支差的人)担任,规定每户须购置步枪1支,子弹100发。所领种的份地多于任其它差者。遇
西域古地名。见明陈诚《西域番国志》《明史·西域传》。清《西域图志》作“土尔番”,对音为“吐鲁番”。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移管粮同知驻此,并设巡检,隶甘肃布政司。四十五年,设吐鲁番领队大臣,归乌鲁
云南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地点在今宾川县白羊村。1973—1974年,经考古发掘,发现房基11座、墓葬34座,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角器、牙器、和蚌器。石器工具中有磨光的长条形石斧、梯形石锛、柳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