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羌笛

羌笛

古代羌人传统吹奏乐器,有悠久历史。秦汉以前,游牧于黄河、湟水一带的羌人,即用羊腿骨或鹰翅膀骨制笛。早期的羌笛既可当吹奏乐器,又可作马鞭,所以又名“挝”(马鞭)或“吹鞭”。两汉以前,羌笛只有三、四个按孔。到公元前1世纪,经过京房(前77—前37年)在后面加一最高音按孔,最后定型,留传至今。后汉马融在《长笛赋》中记述了这一演进过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自己,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当挝便易持。易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出后,是谓商声五音毕。”近代流行于羌族地区的羌笛,是一种六声阶的双管双簧竖笛。管身用岷江上游高山特产的油竹削成,呈方筷形,长约15—20公分,粗如小指,两管并列,以细线捆紧,竹簧插于管头,竖吹。演奏时多独奏,用特殊的“鼓腮换气法”不断地吹奏,音色柔和、纤细,娓娓动听。

猜你喜欢

  • 峒僚

    唐宋时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泛称。一作洞僚,亦称峒民、俚僚、乌武僚、西原蛮、黄峒蛮、侬峒蛮。以其居地多溪峒而得名。分布在中国南方各省山区。首领称“峒主”,或“峒首”、“峒官”,居民称“峒民”,或“峒丁”。以

  • 左能寨长官司

    明代哈尼族土司。隶临安府思陀长官司。今属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因其地有左能山,故名。明洪武(1368—1398)中,哈尼人吴蚌颇率众开辟荒地,众推为长,后调御安南有功,以所开辟地为一甸,授副长官司

  • 马忠效

    清末抗击八国联军的甘军将领。甘肃东乡巴苏赤人。东乡族。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战败,清军将领董福祥奉命率甘军入卫京师时,增调甘军十营,他一次从东乡地区招收1500名东乡族青壮年入伍,

  • 荷水

    古运河名。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通于商鲁之间”令人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据《国语·吴语》:“吴王夫差既杀申胥,不稔于岁,乃起师北征,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会晋公于黄池。”起于今山东

  • 夏克尔

    民国初年新疆吐鲁番维吾尔族农民起义领导人之一。维吾尔族,哈密人。1912年哈密维吾尔族农民起义领导人铁木耳之弟。1914年3月,因不满新疆都督杨增新统治,同艾买提一起领导吐鲁番农民发动武装起义,杀死当

  • 德明

    ①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如史载宋元符二年(1099)六月,西夏派遣宋朝的使臣中有德明雅卜裕木攀等人。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②(?—1732)清朝大臣

  • 西津泰

    ?—1797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和色里氏。以前锋侍卫从征台湾,镇压林爽文起义,累战皆捷,赐号“法尔沙台巴图鲁”,图形紫光阁,擢护军参领。又随从镇压苗民起义,连克苗寨,擢头等侍卫,加副都统衔。后随额

  • 马儿黑纳

    即“麻耳亦囊”(2099页)。

  • 站赤条画

    元代驿站的管理条例。世祖中统五年(1264)八月改年号至元,颁《新立条规》,立《站赤条例》,对驿站进行整治,使之纳入统一的条例和规划之中。《站赤条画》共10条,包括组织领导、管理验收马匹、检验符牌、约

  • 卑沙城

    即“沙卑城”(1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