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脱脱

脱脱

①(?—1208)蒙古国建立前兀都亦惕蔑儿乞部首领,尊称“别乞”(意“族长”)。又译脱黑脱阿。因蒙古部铁木真(成吉思汗)父也速该曾掠其弟也客赤列都之妻,结怨为敌。为复仇,袭击蒙古部,掳铁木真妻子和庶母,夙怨更深。寻为铁木真、克烈部王罕、札只剌部札木合联军所败,逃巴儿忽真隘(前苏联巴尔古津河流域)。宋庆元三年(1197),为铁木真败于薛灵哥河(今色楞格河)附近的莫那察山。翌年,复为王罕所败,子脱古思被杀,2子2女被掳。六年,派兵助泰赤乌部抗击蒙古部,兵败斡难河(今鄂嫩河)。嘉泰元年(1201)遣子忽秃与哈答斤、散只兀等11部结盟于刊河(今根河),共举札只剌部札木合为“古儿罕”(诸部共主、大汗),联兵攻铁木真,兵败海剌儿河(今海拉尔河)。二年,联合乃蛮、朵儿边、哈答斤、散只兀、塔塔儿等部与铁木真、王罕战于阔亦田(今哈拉哈河上源),兵败纳忽山(今鄂尔浑河东土拉河西)。冬,败逃乃蛮部不欲鲁罕。开禧二年(1206),乃蛮部败亡后,逃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一带。嘉定元年(1208)为蒙古军追杀。据《元朝秘史》载,死于牛儿年(开禧元年,1205)。 ②(1264—1307)元朝将领。蒙古札剌儿氏。※木华黎国王玄孙,撒蛮之子。初任宿卫,常亲受世祖诲导。至元二十四年(1287),随汗征叛王乃颜,因功赐御用佩刀,深受器重。继从皇孙铁穆耳征乃颜余党哈丹,大败叛军。成宗铁穆耳即位后,尤受宠信,历任上都留守、通政院使、虎贲卫亲军都指挥使。大德三年(1299),进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任内,拒贿赂,屡惩不法官吏豪强,民赖以安。卒于位。 ③(?—1312)钦察汗国第八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拔都汗曾孙,忙哥帖木儿汗第五子。英武孚众望,为秃剌不花汗所忌,为免遇害,外逃。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一说二十七年),获汗国重臣宗王那海兵助,杀秃剌不花,登汗位。后因争夺属民,与那海失和,发生争战,成宗大德二年(1298)对阵于兀即河(即第聂伯河)。四年,战于丹河(今顿河)沿岸之巴黑迪牙里,兵败,逃撒莱城。后复集60万大军,渡兀即河,攻杀那海,恢复汗权。六年,出兵助元朝攻打察合台后王笃哇、窝阔台后王察八儿,后者兵败,归顺元朝。至大元年(1308),被武宗册封为肃宁王。在位期间,与伊儿汗国和好,相互遣使和通商。一说卒于皇庆二年(1313)或延祐元年(1314)。 ④(?—1328)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幼弟铁木哥斡赤斤后裔。仁宗延祐三年(1316)封辽王。英宗至治三年(1323)乘硕德八剌汗遇弑,晋王也孙铁木哥将即位之隙,仇杀亲王妃主百余人,并夺取畜产,屡遭朝臣弹劾。泰定帝致和元年(1328),帝死,结丞相倒剌沙、梁王王禅等扶持泰定帝幼子阿剌吉八即汗位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同年,上都诸王以兵犯大都(今北京)时,留镇上都。十月,上都为齐王月鲁帖木儿兵围困,兵败被执杀。⑤(1314—1355)元朝大臣。字大用。蒙古蔑儿乞氏。中书右丞相※马札儿台长子。幼由伯父伯颜抚育。年15,为泰定帝皇太子怯怜口怯薛官。文宗至顺二年(1331),任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顺帝元统二年(1334),迁同知宣政院事,历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至元元年(1335),统兵平息唐其势党。四年,进御史大夫,大振纲纪。时伯父、右丞相伯颜专权擅政,虑为所累,谋除之。六年,乘伯颜出猎之机,奉旨罢黜伯颜。至正元年(1341),任中书右丞相,革伯颜弊政,复科举,开马禁,减盐额,免积欠赋税,雪冤狱,一时被誉为“贤相”。三年,主修辽、金、宋三史,任都总裁官,奏请修《至正条格》。尝保育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于己家,救太子于危难,深受顺帝青睐。四年,因病辞位。八年,为太傅,综理东宫事。九年,复相。更改钞法,印行至正交钞。用贾鲁治黄河,功成,赐号“答剌罕”,赐淮安路为食邑,并制《河平碑》以纪其功。十二年,率军镇压徐州芝麻李起义军,加太师。十三年,领大司农事,屯田京畿,兴水利,立法佃种。十四年,总制诸军攻高邮张士诚起义军。遭朝臣哈麻等劾,以劳师费财罪,罢官。十五年,流放云南,被哈麻毒杀。二十年,受昭雪。 ⑥(?—1410)明哈密忠顺王。蒙古贵族。※安克帖木儿兄之子。自幼被俘入中原,后入宿卫。永乐三年(1405)春(或二年冬),安克帖木儿为鬼力赤毒死,无嗣,受命归袭忠顺王位。其祖母及母也受赐彩币。旋遣使进马“谢恩”。四年(1406)春,为其祖母所逐。明成祖敕责其头领,令迎归,遂得还。三月,明立哈密卫,以其头领马哈麻火者等为指挥、千百户、镇抚、经历等官,以周安为长史、刘行为纪善,协助其管理哈密事务,使为西域襟喉。“凡夷使入贡者,悉令哈密译语以闻”。后朝贡不绝。但沉湎于酒,不理政事,拒部下哈剌哈纳、买住等劝谏。八年(1410),以暴疾卒。 ⑦见“恰台吉”(1724页)。

猜你喜欢

  • 古木河卫

    见“可木卫”(491页)。

  • 元裕宗

    见“真金”(1818页)。

  • 乌延

    ?—207东汉末年乌桓首领之一。史称其勇健多谋。东汉灵帝(167—189年在位)初,为右北平乌桓大人,统有部众800余落,自称汗鲁王(又作汗卢维)。卷入中原军阀混战。中平四年(187),受汉叛将张纯诱

  • 白霫

    古代北方民族名。史称“本匈奴别种”,为铁勒十五部之一。初居于漠北独洛河(今土拉河)东北一带,后逐渐南下,进入漠南地区,分为居延、无若没、潢水3个部落,被称为“白霫三部”。以游牧、射猎为生,首领称俟斤,

  • 格列山只台吉

    见“格哷森扎台吉”(1811页)。

  • 百灵庙之战

    绥远地区蒙汉军民抗击日伪侵略军的战役之一。伪蒙古军政府成立后,日本侵略者在锡林郭勒、察哈尔2盟建立了殖民统治,曾于1936年11月,以察哈尔为基地,发动全面侵绥战争,德王(德穆楚克栋鲁普)派伪蒙军一部

  • 昂城

    古城名。又作“昴城”。古为羌地。故址在今四川西北阿坝。吐谷浑西迁至此,为所部初据之地。晋成帝咸和四年(329),其长子吐延即被昂城羌人首领姜聪刺死。

  • 他谷

    见“纳若”(1266页)。

  • 焉耆府

    清代新疆府名。光绪二十四年(1898)由喀喇沙尔直隶厅改置。治所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辖新平(今尉犁)、轮台、婼羌(今若羌)3县。管领村庄130处、28驿站、8卡伦及南路旧土尔扈特、珠勒都斯中路和硕

  • 羌语支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语支之一。分布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包括11种现行语言和1种文献语言。由于这个语支的多数语言是80年代才陆续对外介绍,所以人们对它的特点还知道得不多。羌语支本身可分为北支和南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