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苗族

苗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长江以南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海南等七个省、区。人口7398035人(1990年)。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共分3个方言,7个次方言,18种土语。有数十万人讲汉语、侗语、瑶语、壮语等。自称※蒙、※果熊、牡、摩、※嘎脑、答几、忙、阿髦等。他称多种多样。商周至秦汉时包括在蛮、荆蛮、黔中蛮、长沙蛮、武陵蛮、牂牁蛮等名称之中。宋以后始见苗称,专指分布于辰、沅、靖(今湖南西部、湖北西南及贵州东南部)一带苗民。居其他郡县者则以徭、蛮、溪峒等称之。至元代出现“猫”之蔑称。明清两代,名称多达百余种,其中部分称呼与今侗、水、布依等民族混同。苗族先民与古史传说时代之蚩尤领导的九黎部落、唐虞夏时之三苗部落有渊源关系。其时主要居住在江淮流域,后因战争及刀耕火种生产方式,不断向南向西迁徙。商周之际,有武丁用兵奋伐荆楚之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商纣时,南方8个小国参加,其中包括有苗族先民。武王克商后,臣服之652国中,亦包括有苗族先民。公元前823年,周宣王命方叔帅师南伐包括苗族先民的蛮方。春秋战国时,楚国庄��南下时,经过大部分苗族先民的居住地区。汉代以来,封建王朝在苗族地区建立郡县,实行羁縻政策。自东汉建武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公元47—49年),武陵地区苗民及其他民族先后爆发了反汉王朝的斗争。嗣后历朝皆有苗民起义发生,其中以明代腊尔山地区苗民起义最多,以清代乾嘉苗民起义及咸同苗民起义规模最大。光绪十年(1884),云南苗民※项崇周起义,为保卫家园掀起抗击法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黔南、湘西、云南等地苗民也爆发了反洋教及抗法斗争。苗族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解放前基本上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一些偏僻地区仍处于农村公社末期的经济发展阶段。由长老(寨老或榔款首领)管理。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事林业,辅以渔猎、采集。养禽畜、纺织均未形成专门行业。银、铁匠多在农闲时协助苗民加工用具,苗民则以换工作为劳动补偿。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湘鄂西、黔东特区、吊罗山、母瑞山等地区先后建立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经过苗区时,苗民子弟参加革命,为中国解放事业作出贡献。苗民能歌善舞,民间文学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工艺美术享有盛名。著名的蜡染、剪纸、刺绣等历史悠久。妇女服装及银饰式样多,制做工艺精巧。民间盛行※游方、不落夫家等婚姻习俗。大多以一夫一妻制父系小家庭为主,三代以上同堂者少。有的地区盛行※父子连名制命名。节日多达百种,尤以苗年,春节、四月八、吃新节、跳花、赶秋等最为隆重。信仰万物有灵与祖先崇拜。祭祀活动较多,以吃牛、接龙、吃牯脏(鼓社节)最盛行。

猜你喜欢

  • 陈翰章

    1913—1940抗日将领。满族。吉林省敦化人。1932年9月,参加东北抗日救国军,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赴天津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活动。后返回东北,任抗日工农义务队政治指导员,开展牡丹江流域的

  • 巴奇朗

    赫哲族中萨满的一种。赫哲语音译,亦作“巴奇兰”或“八车冷”。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在赫哲族萨满中,其为数最多。主要活动是为人治病,也能卜卦。有的地区认为其只能治小病,不是真正的萨满。

  • 慕容评

    十六国时期前燕宗室、将领。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辽东公慕容廆之子。历仕慕容皝、慕容儁、慕容暐三朝,屡统军征战。晋成帝咸康四年(338),任前军帅,统军破后赵石虎军于辽西,斩赵将呼延

  • 坛城木板画

    西夏佛教密宗曼荼罗木版画。木质,两幅。一幅高104.5、宽127.5厘米。圆坛外书写西夏文陀罗尼,右下角绘一男供养人,前有墨书西夏文题款2行8字,译文为“发愿者耶��松柏山

  • 夏国王

    封爵名。(1)辽统和八年(990)圣宗封党项首领、定难军节度使李继迁为此爵。(2)统和二十八年(1010)圣宗封党项首领、西平王李德明此爵。开泰十年(1021)圣宗复封德明为大夏国王。(3)辽景福元年

  • 青税

    扎卡提税中的一种。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占据南疆时,将每年征收一次的※扎卡提税(牧业税和商业税),改为每年征收两次,春季牧草回青、牲畜产羔时征收的称“青税”;秋季时征收的称“白税”。

  • 马虎臣

    1825—1898清代画家。名文炳,自号正山道人,晚号南潭遗叟、五泉髯叟。甘肃陇皋(今兰州市)人。回族。世奉伊斯兰教。喜读书,事父母以孝闻。幼即喜绘事,初学于滇人孙铸,又以马安吉学得墨松山水画。后得房

  • 燕齐

    维吾尔语音译。意为农奴。又译颜齐、彦齐、烟齐等。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及充当跟随、仆役等。不纳赋税。清朝统一新疆地区后,规定了各级伯克的品级,并按品级高低额定其役使燕齐的户数。最高的三品阿奇木伯克为10

  • 打靠惹

    僜语音译。解放前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使用的除草工具。用竹条经火烤后弯制而成,呈“又”字形状。禾苗生长期间用其刮掉田地表面的杂草。作用近似锄头,但工效极低。

  • 摩琳卫

    见“毛怜卫”(3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