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莽语

莽语

我国自称maη35的“莽人”使用的语言。当地傣族称他们为“岔满”。莽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南课新寨、平河中寨、下寨和雷公打牛等4个村寨,共500人左右。在国外主要分布在越南,约有2000人,居住在越南西北部莱州省的孟来、兴湖、孟德等县。莽族是越南政府确定的54个民族之一。莽语有如下特点:辅音体系比较简单,有18个单辅音,6个复辅音,没有带送气的辅音。?、l、m、n、、p、t、k等辅音可以作韵尾。单元音有12个,有y、φ两个圆唇元音,但不能与辅音尾结合;复元音有17个。有区别意义作用的4个声调,其调值分别为55、35、42、31。单音节词占优势。多音节的单纯词较少。复合词以词根复合法为主要构词方式,也有用语音交替形式构成意义相关、词性不同的词。如:θa55是动词“吃”的意思,但同样的声韵母,读高升35则是名词“饭”的意思。tan55是“织”的意思,tan35则是“纺织工具”的意思。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名词中心词—定语;状语可以放在动词之前,也可以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后。我国莽语跟越南境内的莽族语言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属于南亚语系越芒语族。

猜你喜欢

  • 小傣

    参见“傣”(2242页)。

  • 乌思藏管民万户

    见“阿里万户”(1223页)。

  • 蒙藏委员会

    国民党政府掌理蒙古、西藏等地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1928年3月由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议定,1929年2月正式成立。隶行政院,与各部地位同等。设委员长、副委员长各1人,委员21人,其中6人为常务委员。由阎

  • 酉阳宣慰司

    明、清四川土司(今土家族)。天启元年(1621),以“酉阳宣抚司”升置,以原宣抚使冉跃龙为宣慰使。冉氏世为土官。元末,其先祖冉如彪受封为四川酉阳军民宣慰使司(治今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宣慰使。明洪武五

  • 缚喝

    西域古地名。见《大唐西域记》,又称小王舍城。即今阿富汗伐济腊巴德(巴耳黑)。《魏书·西域传》作薄罗(“巴耳黑”之古译),为大月氏西迁后首都;又作拔底延、王舍城,为哒灭大月氏后之都城名。

  • 欲谷设

    见“乙毗咄陆可汗”(5页)。

  • 盖里泊

    元代湖泊名、驿站名。又称盖利泊、界里泊。为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驿道上的驿站之一。即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南境巴彦查干诺尔。泊西另有一个小海子,称“狗泊”,今名九连城诺

  • 都厚巴

    蒙古族的膳食之一。流行于内蒙古昭乌达盟地区。其作法是:在锅里放牛肉块,煮至八成熟时放米,加大枣和红糖,煮成干粥即成。该粥营养丰富,热量大,多在寒天食用。当地的俗话说“吃了都厚巴,数九寒天也不怕”。

  • 伊吾军使

    官名。景龙四年(710)置于伊州西北之甘露州(今巴里坤肋巴塘)。为唐北庭都护府所属伊吾军之长官。辖兵3000,马300。蒲类东各守捉及州、镇驻兵皆归其节度。

  • 后唐圣德和武钦孝皇帝

    见“李嗣源”(10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