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宁府新志

西宁府新志

青海省方志。(清)杨应琚编撰。40卷。应琚,辽宁人,雍正十一年(1733)及乾隆元年(1736),曾两度出任西宁道。此书资料多为其在任时所集。约成书于乾隆十二年(1747)。二十七年(1762),有刻本问世。全书包括10个专志,105个子目,约30万字。卷首有杭世骏序、杨应琚序、凡例及目录。卷1舆图,包括西宁府,西宁、碾伯两县,巴燕戎、贵德两厅,大通卫,黄河及五峰山等舆图10帧;卷2星野志;卷3—8地理志,包括沿革、疆域(形势附)、山川、水利、古迹、风俗、物产等;卷9—13建置志,包括城池(街市附)、公署(库、场所、狱坊、厂暨杂置附)、驿传(铺递附)、学校、堡寨、仓廪、津梁、关隘等;卷14—15祠祀志,包括坛壝、祠庙、番寺等,卷16—17田赋志,包括茶马、盐法、茶法、贡赋、番粮、塞外番贡、户口、番民户口、岁榷等;卷18—21武备志,包括兵制、戎器、驼马、贵德民兵、番族、塞外贡马番族,明塞外四卫,青海、西藏(附图、赴藏路程)等;卷22—26官师志;卷27—29献征志;卷30—31纲领志;卷32—40艺文志。其资料来源除旧志所载,多以采访所得,并摘抄档册、当地文献。其体例周密,严整有序。为现今保存较完整的一部青海地方志。是研究该地历史沿革、经济、文化以及少数民族历史等不可缺少的参考书。今青海省图书馆藏有当时的木版。

猜你喜欢

  • 冬头

    参见“冬”(583页)。

  • 朵栗赤

    元代帝师八思巴(1235—1280)的祖先。《元史·释老传》载:帝师八思巴,土蕃萨斯迦人,族款氏,相传自其祖朵栗赤以其法佐国主霸西海者10余世。藏语“朵栗赤”义为“金刚”,是对密宗高僧之尊称。

  • 七牛婚姻制

    过去贵州青瑶一种婚俗。清同治以前,青瑶盛行姑舅表婚制,姑家女儿必须嫁给舅家儿子,造成人丁不旺,后允许外甥女外嫁,但娶她的人家,上户得交给其舅家牛9头,中户交8头,下户最低也要交7头,故称。因代价过高,

  • 不怜吉歹

    见“卜怜吉歹”(20页)。

  • 玉德舆

    1827—1893清末教育家。号敬修。天津人。回族。幼年家贫,勤奋好学。咸丰六年(1851)中举。任直隶省容城县训导,曾协助知县清理多年积案,深享众望。后因奔母丧回家,弃官办学,广收学子,时称为“大书

  • 罗瑞灵长

    党项人。西夏初期切韵博士。和令��犬长共同编纂以九品音分类的西夏文字典《音同》。后此书多次刊印,流行颇广。

  • 阿玉奇

    (1639或1640、1642—1724) 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又作阿玉气。客烈亦特氏※和鄂尔勒克曾孙。出生时,适逢祖父书库尔岱青率众西徙额济勒河(前苏联伏尔加河)。因年幼,未同行,育于外祖父巴

  • 都例

    朝鲜语音译。旧时※“契”组织的一种,即农务契。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今已不存在。多在插秧和锄草季节组织,以一个部落为单位,参加者均为男丁,有威望和力量者担任初首(亦称领首、座上、领座,即指挥者)和都监(初

  • 孜恰

    藏语音译,又称“车德勒空”。原西藏地方政府两大管理机构拉哈和孜恰中的孜恰,设在布达拉宫,主管发放贷款和为达赖喇嘛及时收支财物等事务。其收入来源,是经营部分庄园、牧场,收取高利货利息等,设僧官两名作总管

  • 续昌

    ? —1892清末大臣。蒙古正白旗人。那拉氏。监生出身。咸丰间,由笔帖式加主事衔。同治十三年(1874),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光绪四年(1878),调奉锦山海道兼按察使衔。后调霸昌道。任内于营口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