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诺伯

诺伯

彝语音译。又作诺波。“诺”意为“黑彝”, “伯(波)”意为“好”,全意为“好黑彝”或“好骨头黑彝”。解放前四川大小凉山奴隶主以血统划分的奴隶社会阶层之一。是奴隶主阶级血统论的产物。黑彝奴隶主自诩骨头和血统“最高贵、最纯洁”。即在同一阶层内,亦因所谓血统“纯洁”程度之不同,其“骨头”仍有“好(硬)”、“坏(软)”之分,由此又有“诺伯(硬骨头)”、“诺低(一般骨头)”、“诺比(软骨头)”的区别。缔结婚姻,只限于同一阶层,同一身份的成员。个别“诺低”男子可用重金聘娶“诺伯”家之女为妻。但“诺伯”、“诺低”绝不屑与“诺比”通婚。解放后此种血统限制已被逐渐打破。

猜你喜欢

  • 丰讷亨

    1723—1775清宗室、将领。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从曾孙。乾隆八年(1743),封三等辅国将军。二十三年(1758),以三等侍卫率健锐营兵千人败淮噶尔叛军余部,追至阿克苏,因

  • 密图巴里伯克

    参见“木特斡里伯克”(260页)。

  • 司矢

    官名。清代内务府武备院下管辖箭匠之官。初称备箭※固山达。康熙三十八年(1699),不分正从定为八品。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称司矢。四十四年(1779)定:正职给六品顶戴,令戴蓝翎,支武职七品双俸

  • 西强城

    古城名。《旧唐书·地理志》作马牧城。因在西强山,故名。故址在今青海东部,甘肃西南边境之西倾山。东晋末年吐谷浑王阿柴所筑,由其从子西强公吐谷浑敕来泥驻守。唐武德二年(619),置叠州,领合川、乐川、叠川

  • 拾贲敕文

    见“封敕文”(1582页)。

  • 契丹文字

    辽代契丹族创制的文字。有大字、小字两种。辽太祖神册五年(920),创契丹大字。其后,太祖弟耶律迭剌为更适合契丹语单词多音节和用粘着词尾表示语法关系的语言特点,又创拼音式契丹小字。两种文字的字形结构均仿

  • 哱拜

    ?—1592明朝宁夏副总兵。蒙古族。原居塞外,嘉靖(1522—1566)中,因得罪本部酋长,父兄被杀,本人伏水草中得脱,潜投明宁夏守备郑印。骁勇屡立战功,官至都指挥。万历十七年(1589),加副总兵致

  • 合四卑腊因铁里卑稍只

    契丹语。为契丹※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应天皇太后※长宁宫。

  • 阿史那逾输

    见“墨特勤”(2509页)。

  • 拉乌

    见“罗卧泼”(14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