貊
北方和东北古族名。一作貉(mo),是“貊”的单称(一说其与“”是两个族称,西周至春秋初才混为一体;或说称“貊”者非同属一族,乃是一种泛称,“貊”才是专指居东北者)。有人推测,其名可能因族人常穿戴貉皮衣冠得名。在先秦文献中。它比“貊”出现得既多且早,《尚书·武成》:“华夏蛮貊”。《诗经·大雅·韩奕》:“王锡韩侯,其追其貊”。所在众说不一,大体西周前居今山东半岛,故有人认为它是“九夷”中的一支。周初开始迁徙,一支移住今东北地区,一支北徙。北徙者一部分迁到靠近燕国的今河北省中部地区,一部分迁到今山西省西北部的“西河”之地,成了周朝的北方居民。因此有人说其来源于“发”(一作“北发”),或说即“山戎”或“白民”。战国时,燕、赵等国崛起,居今长城以内者又被迫迁往东北,与周初迁来者错居杂处。战国末,散居东北各地的诸部逐渐有了夫余、高句骊、沃沮等新称,但汉代的中原人,有时仍用“貉人”或“貊”通称夫余、高句骊等;迁到朝鲜江原道一带者,直至汉魏时还仍用旧称,后人考证认为,今汉城以东的春川府一带为仍称“貊”的聚居地,并说春川北13里之昭阳江北岸为其都城所在;居今鸭绿江以西的一小支,汉籍中称之为“小水貊”(朝鲜古籍曰“梁貊”),以产名弓“貊弓”著称。战国前以狩猎和游牧为生,兼事捕鱼。战国中期其地“五谷不生,惟黍生之”,说明已有原始农业。汉代,沿用旧称的部落还主要从事渔猎业。汉魏以后,皆被高句骊兼并,极大部分融合入高句骊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