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贵县罗泊湾墓葬遗址

贵县罗泊湾墓葬遗址

壮族地区古代墓葬考古遗迹。位于广西贵县县城西5公里郁江北岸罗泊湾大坡岭。分一号墓、二号墓两处,1976年发现,同年6~11月发掘一号墓,1979年4—6月发掘二号墓。一号墓的时代为西汉初期。墓的规模巨大、结构复杂,封土高约7米,底径约60米。封土之下为墓室、墓道与陪葬坑。墓室椁板之下有殉葬坑与器物坑。陪葬坑出土铜车马器30余件。墓室出土大量漆器残片、果核、种子、铜镜、木琴、铜镞、木鼓腔、六博棋盘、漆耳杯、漆盘、铁兵器、九枝灯和陶器等共1000多件。椁室底板之下有7个殉葬坑,每坑有棺木1具,尸体用竹席或草帘包裹。墓中还出土一具用于记录随葬品的木牍,契刻隶书汉字300多个。学者认为此墓主人可能是西汉“南越国”境内的瓯骆王。二号墓西距县城6公里,位于郁江北岸约1公里处,东距一号墓1公里。墓内文物已被盗掘,仅剩123件,其中以陶、铜为主、间有玉、铁、木和金器,还有漆器、竹器和纺织品的痕迹,器物种类分兵器、炊器、储容器、货币和随身用具。殉葬坑内有人牙9颗,经鉴定为20岁左右的个体殉葬者,性别不明。年代亦为西汉初期,与一号墓相隔不远。墓主姓名与生前地位不能确知,惟从出土器物中有玉石印章2方,其中一方契刻“夫人”二字看,可能是瓯骆王的配偶。为研究壮族先民瓯骆民族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物考古资料。

猜你喜欢

  • 秽貊

    即“貊”(1732页)。

  • 蔓头城

    见“曼头城”(2061页)。

  • 黄水

    见“潢河”(2464页)。

  • 回民

    对回族人的称谓。参见回回(779页)、“回族”(779页)。

  • 马克里恰堪

    清末新疆哈萨克族头人。同治七年(1816)六月,在沙俄军队强占我国布赫塔马河以北地区时,不受沙俄威逼利诱,率部众220余帐迁入乌柯克卡伦。同年秋,沙俄进占我乌柯克等卡伦后,又毅然率所部500余户迁往霍

  • 西八个家

    旧时裕固族部落名。主要分布于今甘肃省肃南县大河区的松木滩、红湾寺、东西柳沟一带,操西部裕固语。共有7个户族(裕固语称“的尔勤”):安帐(汉姓安)、帕勒坦(或称三潘,汉姓潘)、增斯恩(或称增柯斯,汉姓郑

  • 胡玉山

    清代云南班洪地区第二代班洪王。佤名“达尖准”。同治、光绪年间人。承其父※达本位,继续加强班洪地区的统一事业。光绪十七年(1891),奉清廷命,参与调解勐角、勐董傣族土司矛盾案。因功,赐姓胡,汉名玉山,

  • 契玛

    朝鲜语音译,意为“裙子”。朝鲜族妇女传统服饰。流行于延边等地区。有长裙、短裙之分。长裙及于脚面,短裙仅齐膝下。有筒裙、缠裙之别。筒裙,是缝合成封闭样的筒状裙子,不开衩。上端按腰身打有许多细褶,并连着一

  • 班第达·固什·却尔济瓦

    即“锡埒图·固什·却日吉”(2366页)

  • 高台寺

    西夏佛寺。景宗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东兴建。内贮宋朝所赐大藏经,延请回鹘僧人,演绎经文译为番字(西夏文)。后为黄河水冲没。近年在遗址内发掘出有西夏特点的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