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赤峰县

赤峰县

县名。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南部,以县东北有赭色孤峰而得名。汉为辽西郡文成县地,先后有东胡、乌桓、鲜卑、库莫奚、契丹等少数民族在此游牧。辽于其地东部设高州,西部设松山州。元为鲁王分地,属全宁路。明初为大宁、全宁两卫地,后废入朵颜卫。清雍正七年(1729)设八沟厅。乾隆三十九年(1774)析八沟厅北置乌兰哈达(蒙古语“红山”之意,即赤峰)厅,辖南境翁牛特右翼旗,北境翁牛特左翼旗及巴林镇,后改县,治所在赤峰。1958年析城区设赤峰市,为附近粮食、牲畜、皮毛及药材集散地,轻工业亦颇发达。昭乌达盟行政公署驻此。

猜你喜欢

  • 中寨监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建年不详,驻地在中寨,地在葫芦河岸(今宁夏同心县一带),备御宋镇戎军。

  • 克勒底雅

    清代新疆地名。今于田县所在地。又称克里雅、克里野。其南有克勒底雅山,是从新疆进入西藏的重要通路。因山道崎岖,淤沙积雪,烟瘴逼人,行人稀少。康熙五十六年(1717),准噶尔部大策凌敦多布即经由此路侵袭西

  • 会稽山

    山名。相传夏禹至茅山大会诸侯始名。在今浙江绍兴附近。于越辖地。春秋末年越为吴所败,越王勾践率残兵5千被困于此。

  • 泰族僮族粤族考

    书名。壮侗语族诸民族民族学专著。1册26章。近人徐松石撰。写西江流域的僮(即今壮族)及与壮族有密切关系的傣、泰、侗、水及两粤汉族的来源、分布、相互融合等。内分“苍梧、牂牁、僮牯、泰”、“小泰人出于两粤

  • 武乡试

    清代八旗武科考试名目。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国家庆典为恩科。考中者称武举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始,雍正元年(1723)准八旗满洲应试,十二年(1734)停试。嘉庆十八年(1813)恢复,准

  • 权于摩国

    见“乌秅”(329页)。

  • 金城县主墓志

    唐代墓志。玄宗开元六年(718)刻制。1944年(或1945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南60里喇嘛湾第二号墓中。原存武威文庙。志高37厘米,广35厘米。志文16行,行16字,正书。石面于写刻前,先以朱画方

  • 故太师铭石记

    辽代契丹大字墓志。刻于辽兴宗重熙二十五年(1056)十月二十二日(重熙二十四年八月已改为清宁元年,此乃刻志者不知改元所致)。墓志一合。盖刻汉文篆字两行“故太师铭石记”;志文刻契丹大字40行,约1800

  • 莽苏尔

    一译满苏尔。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察合台后王吐鲁番苏勒坦阿哈木特长子。世居新疆吐鲁番。初隶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康熙五十九年(1720),因向清军献马驼,获罪于准部贵族,被拘禁于喀喇沙尔(今新疆焉耆)

  • 番兵

    藏军俗称。清代西藏地方政府所辖藏族土兵。初按种“马岗地”(意为军差地)派兵,兵民不分。乾隆五十八年(1793)规定仿八旗军制建常备军。额定3000名,分驻前、后藏各1000,江孜、定日各500,由达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