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棘
见“越里吉”(2190页)。
见“越里吉”(2190页)。
即“广右战功录”(133页)。
有三种含意:①全世界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指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以后,各个民族特征和民族差别逐步消失,形成为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的历史过程。民族融合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见“金满城”(1476页)。
即“色勒库尔”(845页)。
见“萧仲恭”(1993页)。
清代四川彝族土司名。明代为四川建昌河西宣慰司。清初,安泰宁、安承引、安吉茂祖孙三代相继为宣慰使。安吉茂投诚后,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仍颁给河西宣慰司印信、号纸。五十七年(1718),安吉茂病殁无
书名。宋末元初之诗集。泉州穆斯林蒲寿晟撰。原集已佚,今本从《永乐大典》检辑,共6卷,诗近300首。其中有130余首写于南宋宝祐至咸淳初期(1253—1270),余多写于元初。对宋末元初旅居泉州的海外穆
见“和鄂尔勒克”(1450页)。
黎族一支系。分布在今海南省西部一些丘陵地带,以旱地农业为主。过去男女皆髻发在后,均穿耳带环和带项饰。男穿左右两幅制成的短裙,故俗称“穿裙黎”;妇女穿过膝长裙。有纹身习俗:男子在身上或四肢剌纹;女子剌面
清初达斡尔族首领。亦作喇巴奇。顺治七年(1650),沙俄殖民者哈巴罗夫东侵入犯该地时,他拒绝殖民者的要求,保持民族气节,声明自己是清朝臣民,并帮助疏散鄂尔河口一带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