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邵远平

邵远平

清代文史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字吕璜,一字戒三。初随舅氏姓吴名远,后改今名。康熙间进士,选授庶吉士。历户部郎中,出为江西学政,至少詹事。曾充国史馆修纂,参与修撰《实录》、《明史》、《一统志》。在史局持论与同馆不合,致仕归,潜心著述。其高祖邵经邦曾著《弘简录》,起唐迄宋,附辽、金,未遑及元,凡254卷,意在续郑樵《通志》。远平继高祖之业,补记兀代史事,成《元史类编》42卷,又名《续弘简录》。此书体例上只有纪传,诸志内容按年入纪,又利用《元典章》、《经世大典》及私人文集,补充考订部分史实。康熙三十八年(1699)圣祖玄烨南巡,远平迎谒,献此书,获赐书“蓬观”匾额,因自号“蓬观子”。尚著作有《史学辨误》、《京邸》、《粤行》、《河工见闻录》、《戒庵诗存》等。

猜你喜欢

  • 科巴

    藏语音译。义译为“需要的人”。解放前四川西部和西藏昌都地区农奴中的一个等级。与西藏其他地区的※“堆穷”相似,是头人或大※“差巴”的附属户。地位低于一般差巴。一般不占有份地,仅由领主或大差巴给予一小块“

  • 贝非

    壮语音译,意为“私奔”。壮族旧时婚俗之一。亦称“卷伴”。流行于广西左、右江流域。旧时,男女青年在歌圩上建立情意,或已私定终身,但因女方已许配他人,或因他故,不能公开行聘,男方遂暗置聘书于女方父母床上,

  • 古邹

    即“古邹大加”(442页)。

  • 三史

    见“二十四史”(6页)。

  • 柴火田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纳公粮,

  • 沙比那尔

    见“庙丁”(1498页)。

  • 班洪事件

    解放前云南各族人民反抗英帝国主义侵占沧源地区银矿的武装斗争。沧源的班洪、班老等地蕴藏有丰富的银矿,清初以来就曾大量开采。英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云南边疆后,即觊觎此富藏,早在1927年就派人进行秘密勘查,1

  • 噶尔玛

    ?—1648清代蒙古王公。翁牛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铁木哥斡赤斤后裔,郡王逊杜棱从子。初为喀喇齐哩克部台吉。天聪六年(1632)遣台吉阿喇纳诺木齐从征察哈尔部。七年,向后金贡驼马。

  • 炕骨苗

    见“康佐苗”(2101页)。

  • 察罕城

    参见“察罕托洛亥”(24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