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镇国公

镇国公

爵名。清宗室中爵秩之一。沿袭古代武散官之称。在※“清宗室十四等封爵”未定之前,有“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之别;之后仍加“奉恩”者概入八分。崇德元年(1636),始立此爵,时初创九等封爵,以列第五,位居※固山贝子之下、※辅国公之上。顺治六年(1649),增定为十等爵,位次不变,时定镇国公之子降封辅国公。十年(1653),增列为十二爵,此爵位次退居第七。雍正八年(1730),以冠“奉恩”封字。乾隆十三年(1748),列爵为十四等,此爵一分为二,一仍居第七位,即奉恩镇国公,入八分;一退居第九位,名曰不入八分镇国公。三十九年(1774),复定功封(答勋旧)其爵世袭、恩封(酬帝亲)其爵降袭之制。凡属恩封者,奉恩镇国公每一袭次递降一等,降至一等※镇国将军为止,即以此等将军爵反复世袭,再不下降;不入八分镇国公递降至※奉恩将军亦止,亦以此末爵世袭不降。镇国公,正妻以封夫人,又封侧室一人。此爵缺出,即以其夫人所生一子依例办理;若未缺,此子则与镇国公夫人之余子同授该封之爵。奉恩镇国公夫人余子,初封一等辅国将军;侧室之子,初封三等辅国将军。不入八分镇国公余子,不论嫡生庶出,概封三等辅国将军。封前,常例考以满语、马步箭,名曰考封。此外,清廷于部落蒙古、回部(维吾尔族)中,亦封有此爵,以蒙古者为多。

猜你喜欢

  • 宁古塔纪略

    书名。清吴桭臣(1664—?,祖籍今江苏吴江县,生于今黑龙江宁安县,字南荣)撰。1卷。父吴兆蹇因顺治十四年(1657)科场狱案,次年被流放到宁古塔(今宁安县)。后其母吴葛氏由南来到戍所。康熙三年十月生

  • 撒剌哈歹

    见“昔剌思”(1345页)。

  • 思南王

    傣语作“混诺罕”。傣族对麓川思氏政权历代统治者的通称。滇西一带傣族传说,麓川的第一世思南王是白虎转世,数百年间,其地曾出现过数个能征善战的领袖。据说瑞丽广贺罕就是王宫所在处,此地在一小山丘上,周围数里

  • 松锦之战

    清与明朝的重要战役之一。天聪五年(崇祯四年,1631),清军攻战大凌河之后,明与清在辽西的战局较长时间处于相持状态。清军徘徊于锦州、右屯卫之间,而在其他方向却颇有进展,臣服朝鲜,进兵蒙古,铲除后顾之忧

  • 讷而干

    见“奴儿干都司”(647页)。

  • 妥罗

    见“脱罗”(2079页)。

  • 伊帖

    清末民初由伊犁府印制发行的货币。清末伊帖有油布帖和纸帖两种。油布帖面额分别为制钱一千文(合白银一两,主币)、五百文(以下均为辅币)、三百文、二百文。光绪十五年(1889)印发,共85000两。纸帖面额

  • 搽里八万户

    详见“蔡巴万户”(2443页)。

  • 折宗本

    又名折大山,党项族首领。世居云中,后徙河西。唐末从晋王李克用,曾任振武军缘河五镇都知兵马使。其后族人世守麟(今陕西神木县境)、府(今陕西府谷县境)之地。

  • 顶疾啰

    见“閤门司”(17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