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长孙平

长孙平

北周、隋官员。字处均。河南洛阳人。鲜卑长孙氏。周柱国※长孙俭子。有干才,颇览书记。初为周卫王宇文直侍读。建德元年(572),拜开府、乐部大夫。大成元年(579),为小司寇,与小宗伯赵芬分掌六府。杨坚任相后,命为扬州总管,赐爵襄阳公。隋开皇三年(583),征拜度支尚书。时见各州县多罹水旱灾害,奏建立义仓,令每秋各家出粟麦一石以下,贫富为差,储之闾里,以备凶年。后转工部尚书,甚为称职。曾奉使突厥,持节宣谕,令达头可汗与都蓝可汗和解。后遭谴,以尚书检校汴州事。岁余,授汴州刺史,历许、贝、相三州刺史,俱有善政。在州数年,坐事免职。寻隋文帝杨坚念其镇淮南功,进位大将军,拜太常卿,判吏部尚书事。仁寿(601—604)中,卒于官。谥康。

猜你喜欢

  • 打牛祭

    旧时仡佬族祭祀习俗。盛行于贵州大方等地。人死1—2年后,丧家要举行祭祀亡灵。祭前用稗杆扎成亡者像,穿戴其生前服装,放置坟侧;用泡木扎一有4门的房屋横置家门前,谓之“翁车”。再用竹子扎成轿,将亡者像置于

  • 元显宗

    见“甘麻剌”(428页)。

  • 咸鸟

    见《山海经·海内经》。有谓是古巴人之祖,在太皞之后;有谓是人名、氏族名;亦有的认为是时代名或部落名。

  • 七月半节

    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布依族地区。主要内容是祭祀祖先。多数地区从夏历七月七日迎接祖先的灵魂回家,之后每天早晚祭祀;至七月十四日,杀鸡、宰鸭、备肉,举行“烧包”仪式,将白纸剪成的纸钱、纸银、纸牛

  • 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文

    碑铭。乾隆二十年(1755)五月立于北京国子监。弘历撰文,以满、汉、蒙、藏4种文字镌刻。全文约2700字,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引言,1800余字。后半部韵文近900字。记述准噶尔部来源、发展及噶尔丹、

  • 撒花

    蒙古语音译。源于波斯语。又译撒和、扫花。《元朝秘史》释为“人事”。(1)指馈赠礼物或宴请客人。《观堂集林》:“人事,犹云人情也”。“都城豪民每遇假日,必以酒食招致省宪僚吏翘杰出群者款之,名曰撒和”。把

  • 正隆

    金海陵王完颜亮年号。1156—1161年,凡6年。

  • 图勒哩山卫

    见“土鲁亭山卫”(71页)。

  • 鄂罗木咱卜

    ?—1805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又译鄂罗木咱布。吐鲁番人。札萨克郡王※额敏和卓第三子。乾隆二十一年(1756),布拉呢敦、霍集占叛乱,以父兄皆从军,留守办理吐鲁番事务。二十六年(1761),以善理所

  • 宝义

    西夏末主南平王李��年号。1226—1227年,凡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