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史那思摩

阿史那思摩

?—645

隋末唐初东突厥贵族。又称李思摩、思摩。阿史那氏。咄六设之子,※启民可汗染干从弟。唐朝扶立之东突厥可汗,称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隋开皇(581—600)末,启民可汗附隋南下后,被碛北诸部奉为可汗,及启民可汗北还,仍去可汗号。历仕始毕、处罗、颉利三可汗,均任夹毕特勤。唐武德七年(624)八月,与突利可汗奉使赴唐议和,面见高祖李渊,表示愿与唐分踞中原、漠北,互不侵犯,“子子孙孙,永为蕃附。”受封为和顺郡王。贞观四年(630),与颉利可汗同为唐军俘获,以忠贞不贰,一心追随颉利可汗,受太宗褒誉,授右武侯大将军、化州都督,封怀化郡王。十三年(639)八月,受封为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赐姓李氏,统突厥旧部,居于漠南,建牙定襄城(今山西大同),以大碛为界,北与薛延陀相接。以左屯卫将军阿史那忠、左武卫将军阿史那泥孰为左、右贤王,佐之。十八年(644),因受薛延陀侵犯,部众相率离散,复请迁部于胜、夏二州间,本人轻骑赴京,愿留宿卫,授右武卫将军。次年,随太宗东征高丽,中流矢,太宗亲为吮血,传为佳话。同年卒于京师,追赠兵部尚书、夏州都督,陪葬昭陵。

猜你喜欢

  • 可敦

    鲜卑语音译。亦作恪尊、可孙、可贺敦、哈屯、合屯、哈敦等。“皇后”之意。对可汗之妻的称呼。源于东胡语,后被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和蒙古等阿尔泰语系的许多语言继承。刻于太平真君四年(443)的《嘎仙

  • 罗发先

    1848—约1907清光绪年间布依族起义首领。贵州平伐司(今龙里)人。布依族。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一说为三十二年),响应都匀内外套苗族吴朝俊杀洋人、反洋教起义,与苗、水、汉各族人民同举义旗。提出

  • 买买铁力汗

    民国初年新疆库车叛乱事件头目。巨商。维吾尔族。1918年5月,在英帝国主义策划下,密谋于封斋日发动武装叛乱,号召杀尽汉人,“收复领土”。因被官府发觉,仓促起事,聚徒攻城,烧杀抢掠。由于不得人心,不久被

  • 西夏大藏经

    又称西夏贺兰山佛祖院藏,简称西夏藏。大藏经名。为汉文大藏经之一种。在西夏贺兰山佛祖院印刷。西安市文物局藏汉文《大方广佛华严经》、陕西省图书馆藏汉文《佛说摩尼罗亶经》和日本天理图书馆所藏汉文《高僧传》残

  • 安阜城

    古城名。位于晶河(今新疆精河县)。乾隆四十七年(1782)十月据丰润堡扩建。城周2里2分,高1.73丈。有城楼四座,雉牒584个。分设4门:东登春、西永丰、南辑和、北保康。典史、都司驻扎。光绪十五年(

  • 王会清吏司

    清官署名。为理藩院下属机构。初为宾客司,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为王会清吏司。掌内札萨克各部旗的俸禄、朝贡、赏赐;外藩王公的俸禄、札萨克王公每年轮班来京朝贡的年班、贡品、入贡的随从人员人数、在京所

  • 埃文基

    见“鄂温克族”(2053页)。

  • 察哈尔正红旗

    清察哈尔八旗之一。由康熙十四年(1675)迁置宣大边外的察哈尔部众及以后陆续来降的喀尔喀、厄鲁特部众合编而成,不设札萨克,由清廷派总管管理。是为总管旗。位于张家口外,东至察哈尔正黄旗界,西邻察哈尔镶红

  • 奉化可汗

    见“仁裕”(315页)。

  • 哈拉吉

    伊斯兰教世界征收的一种赋税。又译哈拉哲。原指费用开支等。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占据南疆时,被改为数额为10%的固定捐税。但在实际征收中有时高达12%。清军收复南疆后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