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塔
哈萨克汗国时期(15世纪中期—19世纪初)社会组织。又称阿塔阿衣马克、阿塔爱马克。由血缘关系较为亲近(七辈以下)的若干※阿吾勒组成。它不是生产单位,但彼此之间有一定联系。阿塔内的数个阿吾勒常在相邻地方游牧。其头目称“阿克萨卡勒”,由德高望重的老者(一般为富有者)担任,负责处理阿塔内部的大小事务,调解各阿吾勒之间的纠纷。此组织延续至近代。
哈萨克汗国时期(15世纪中期—19世纪初)社会组织。又称阿塔阿衣马克、阿塔爱马克。由血缘关系较为亲近(七辈以下)的若干※阿吾勒组成。它不是生产单位,但彼此之间有一定联系。阿塔内的数个阿吾勒常在相邻地方游牧。其头目称“阿克萨卡勒”,由德高望重的老者(一般为富有者)担任,负责处理阿塔内部的大小事务,调解各阿吾勒之间的纠纷。此组织延续至近代。
民国初年东蒙古王公反对库伦“独立”的会议。1911年,沙俄策动外蒙古封建主宣布“独立”。遭到蒙古族各阶层的普遍反对。1912年9月及1913年10月,内蒙古哲里木盟10旗王公两次在长春举行东蒙古王公会
即“延优”(818页)。
? —526北魏末各族大起义首领之一。敕勒(丁零)人。原为北镇五原(治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边民。孝昌元年(525)六月,沃野镇匈奴人破六韩拔陵起义受挫后,降魏的20余万六镇义军分散于冀、安、瀛等州就食
明清时期对居住苗疆近府县地区社会发展较先进的苗民的泛称。熟苗系与生苗相对而言。分布在湘西和黔东南等地,与生苗相比,熟苗输租服役,皆为朝廷编户,并与汉族交往密切,略通汉语。
见“黑车子室韦”(第 页)。
位于今新疆和田县城西约10公里处。尚未经科学发掘。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全部文化层被掩盖在3至6米深洪积层下。曾出土多件金页、金箔花形饰片、佛象、小金鸭、大量陶片和兽骨。陶片中多有各种纹饰和人形、兽形图
西域古国名。又作漂沙。王号“子合王”。王治呼犍谷(今新疆叶城县南阿克河河谷地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50,口4000,兵1000。居民从事游牧,“随畜逐水草往来”。地生白草,剧
唐代吐谷浑王族慕容明之字。见“慕容明”(2436页)。
见“延昌宫”(819页)。
见“舒庆春”(22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