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玛斯

阿玛斯

蒙古族祭火神的供品。蒙古语音译。古代蒙古族信仰萨满教,火神是其崇拜的神祗之一,故有祭火的传统习俗。自佛教传入蒙古后,祭火之俗不变,仅加入佛教内容或由喇嘛诵经祭火。阿玛斯是其传统祭火供品之一,以黄油和大米制作。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是蒙古族祭火的日子,亦是送旧岁迎新年的开始。是日傍晚,人们在火前摆好供桌,由长辈点燃9个小灯,有的地方还插上9柱或7柱香,然后献哈达,上阿玛斯、羊脯肉、酒等供品,口诵赞词,祈祷全家幸福康,并将部分供品投入旺火中。男人在前,妇女在后叩拜。祭火用白色或黑色筷子,不用红筷。祭毕,全家进餐,称吃火饭。有的还将祭过的阿玛斯等分赠附近的亲友,表示同享幸福。

猜你喜欢

  • 抛盏

    契丹、女真礼俗。又作排食抛盏。一说为※烧饭的同义语,详见该条(2038页);一说不然,《辽史·礼志》记祭山仪:“大臣、命妇右持酒,左持肉各一器,少后立,一奠,命惕稳东向掷之。”是为抛盏。

  • 黄维翰

    ?—1931近代东北民族史学者。字申甫。江西崇仁县(一说湖南长沙)人。汉族。清末乙未年(1895)进士。曾任陆军部主事、候补直隶州知州。光绪三十三年(1907)底,任黑龙江呼兰府知府。宣统二年(191

  • 小水峪窑

    契丹王朝时期重要烧瓷窑址。位于今北京密云县西北小水峪村西高地之上。在长城脚下,依山傍水。1979年调查发现。现见有3处。窑呈圆形,直径约2米。烧制以白釉为主,亦有青、褐、绿等单釉瓷。器物多为盆、碗、缸

  • 桂海志续

    书名。广西桂林山水志。1卷。明王士性(1546—1598,字恒叔,浙江临海人,汉族)撰。内容记述广西桂林山水及各洞。卷前有《自序》,自称为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的续篇,故名。书中分别记述独秀山、叠彩

  • 班第达·固什·却尔济瓦

    即“锡埒图·固什·却日吉”(2366页)

  • 射柳

    又作“剒柳”等。辽金元时期契丹、女真、蒙古等族的射箭竞赛活动。源于辽代,《辽史·国语解》:“瑟瑟礼,祈雨射柳之仪,遥辇苏可汗制”。常于行宫或近郊举行,皇帝亦亲莅之,并有专门的大射柳之礼之服。金代,凡重

  • 步护赖部

    粟末靺鞨诸部之一。见“厥稽部”(2192页)。

  • 喀什噶尔贸易亭

    清代喀什噶尔与布鲁特(柯尔克孜)、浩罕等互市场所。道光八年(1828)置。位于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西喀浪圭卡伦外明约洛地方。设都司、守备各一员,稽查官兵200名驻札。亭设贸易章京。商队前来贸易,由官

  • 喀尔喀右翼部

    蒙古部名。元太祖成吉思汗十六世孙格哷森札札赉尔始称所部为喀尔喀。至其玄孙本塔尔为喀尔喀中路台吉,隶土谢图汗部。清顺治十年(1653),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内讧,本塔尔与土谢图汗衮布不和,与其弟巴什希、札木

  • 俟斤

    ①中国古代北方一些游牧民族的官号。始见于高车(敕勒)和柔然。《资治通鉴·梁纪四》胡三省注:“俟斤,柔然大臣之号”。参与军政事务,或奉命出使他国,多为部落首领担任。奚族五部首领亦以此为号。后为突厥、回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