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雅托噶

雅托噶

蒙古族、纳西族弹拨乐器。亦称筝、蒙古古筝。起源很早,有700年以上的历史。古代,作为民间宴饮、娱乐活动的乐器。蒙元时期,在民间、蒙古军队中流行。经改进,亦纳入蒙古大汗、诸王宫廷乐队。1253年,忽必烈分3路入云南,中路军经丽江纳西族地区,将一班乐队连同火不思(苏古笃)、雅托噶等乐器赠送给纳西族头人,故亦在纳西族中流行。元代有13弦、14弦两种,据《元史·礼乐志》载:“宴乐之器,筝,如瑟,两头微垂,有柱,十三弦”。南宋孟珙《蒙鞑备录》载:“国王(指木华黎)出师,亦以女乐随行……多以十四弦筝弹《大官乐》等曲”。元朝灭亡后,仍在蒙古族民间、王府、寺庙中普遍流行,但弦数不一,伊克昭盟有10弦、13弦;乌兰察布盟有13弦、14弦;锡林郭勒盟有13弦;科尔沁草原多为12弦和13弦;云南丽江有14弦。近代又有16弦。琴体多用整块木料挖制,长130—160厘米,上盖弧形木板,尾部弯而低垂。有的背板无音窗,有的背板左、中、右各开“一”字形音窗。四周或两端镶嵌云卷图案或全龙图象,上绘黄、棕、蓝、白等色彩。琴面缚丝弦或肠弦,一弦一柱,柱可移动。按五音定弦,音色粗犷、宏亮,用于合奏、伴奏和独奏。演奏时,席地而坐,将琴置于腿上,左手抚弦,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戴骨制指甲拨子弹拨。今经蒙古族乐器师改良,分为高音12弦、中音16弦和低音21弦雅托噶3种,音量增大,音域加宽,增强了音乐表现力,置于高支架上演奏。

猜你喜欢

  • 文成文明皇后

    442—490北魏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濬皇后。即冯太后。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秦雍二州刺史冯朗女。父坐事受诛,被籍没入宫,由姑母、太武帝拓跋焘之左昭仪扶养。正平二年(452

  • 城舞

    古舞名。为北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后所作。以舞行列方正、像城廓而得名。舞者80人,刻木为面,“狗喙兽耳,以金饰之,垂线为发,画猰皮帽,舞蹈姿制,犹作羌胡状。”唐称安乐舞,声乐皆立奏之,乐府谓之“立部伎”。

  • 富勒坚卫

    见“伏里其卫”(798页)。

  • 依连陶勒神像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供奉的神像。最初供奉在大帐内,后来改供奉在小帐内。据说是成吉思汗异母弟力士别里古台的画像。1978年民工筑路时在依连陶勒盖地下3米处发现一椭圆形约半间房大的墓室,室内土台上放着一具头

  • 鱼儿泺

    湖泊名。又作“鱼儿泊”、“答儿海子”。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来诺尔。蒙古国建立前,汪古部世居该地,已有“人烟聚落”。后于其东建公主离宫,方广2里许。世祖至元七年(1270),于其西南建应昌城。二十二年,

  • 陁锁

    亦作陀锁。金代起义军领袖。契丹族。原为特满群牧官。承安元年(1196)十一月,与特满群牧契丹人德寿发动起义,据信州反金。建年号身圣,众号数十万,远近震动。攻占韩州、懿州。以数万军迎战懿州宁昌军都统孛迭

  • 世系群

    以某个男始祖或女始祖之后裔组成的单系继嗣群体。基本特征为;实行外婚制,在本世系群内不能通婚;始祖明确,系谱清楚;由若干近亲家族按系谱连结组成血缘村落;有头人负责领导生产、分配和组织集体活动;耕地共有,

  • 人八分辅国公

    爵名。清代宗室封爵中第八等奉恩辅国公的别称和前称。崇德元年,立※辅国公爵。自此时起至12等封爵施行期间(1636—1747),辅国公一爵,原有入与不入※八分之分。其制以由※入八分镇国公依例降袭辅国公者

  • 镇燕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黑水镇燕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建,为西夏初期12监军司之一。驻地黑水城(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黑水城遗址),备契丹、鞑靼和回鹘。一说驻地在兀喇海城(今甘肃山丹县境)或肃州(今甘肃

  • 罗顿多吉旺秋

    宋代藏传佛教名僧。藏族。佛教后宏期首创人拉勤贡巴饶塞十弟子之一。11世纪后藏人。学法有成,于今后藏夏鲁寺地建坚公寺,以宏扬佛教。因初无寺僧,内只有空立木梯,故又称坚公齐东囊东寺。后以罗顿多吉旺秋出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