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隆
唐吐蕃雅隆部落发祥地。因该处有雅隆河流经南去,又称雅隆河谷。其地有勃令驿(匹播城或跋布川)、琼结、泽当等著名古地、名城。该地气候适宜,物产丰富,雅隆部落据此得以迅速发展壮大,成为青藏高原最强的部落。据史载,该地无饥荒现象,人们生活安乐,有如“饥馑荒年消失于天庭”一般,故始有“雅隆”之称。吐蕃赞普曾在此地悉心经营,建有吐蕃第一座建筑雍布拉康宫、青瓦达孜宫等。泽当谷地、赞普陵地、昌珠寺均在此区内。吐蕃迁都逻娑(今拉萨)后,此地仍是吐蕃南部之政治经济中心。
唐吐蕃雅隆部落发祥地。因该处有雅隆河流经南去,又称雅隆河谷。其地有勃令驿(匹播城或跋布川)、琼结、泽当等著名古地、名城。该地气候适宜,物产丰富,雅隆部落据此得以迅速发展壮大,成为青藏高原最强的部落。据史载,该地无饥荒现象,人们生活安乐,有如“饥馑荒年消失于天庭”一般,故始有“雅隆”之称。吐蕃赞普曾在此地悉心经营,建有吐蕃第一座建筑雍布拉康宫、青瓦达孜宫等。泽当谷地、赞普陵地、昌珠寺均在此区内。吐蕃迁都逻娑(今拉萨)后,此地仍是吐蕃南部之政治经济中心。
见“马瞻”(160页)。
五代时吐谷浑别部首领。后晋开运三年(946),官吐谷浑节度使。及吐谷浑首领白承福遭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诬陷,五族四百余口被杀后,受知远命,统领白承福余部。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加封检校太尉、沁州刺史。
?—1392土族第一代西祁土司。青海西宁人。本为蒙古族,其后世逐渐融合于土族中。元末封金紫万户侯,任甘肃行省理问所官。明洪武元年(1368),归附明朝。封副千户,世袭。二十四年(1391)受命招抚各部
即“杨黼”(968页)。
蒙古部名。又作鄂罕。成吉思汗15世孙达延汗玄孙岱青棱始称所部之名。其子索诺木杜陵和塞臣卓哩克图初皆臣属察哈尔部林丹汗。后金天聪元年(1627),为避林丹汗侵虐,率属归后金,索诺木受命驻开原,塞臣还旧牧
海南岛五指山黎族一种古老乐器。制作简单,用长60—70厘米、直径约3厘米的山竹制成,在一端边缘开一吹气孔作箫头,在上方正面一定距离开两个音孔,底端正面也开一个音孔。吹奏时将箫管向右侧横斜,箫头压着右鼻
书名。亦名《蛮志》、《云南志》、《云南记》、《云南史记》、《南夷志》、《南蛮记》、《南蛮志》等。唐樊绰撰。唐懿宗咸通三年(862),绰在安南(交趾)经略使蔡袭部下作幕僚期间,鉴于南诏和唐朝关系重要,即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五十年(1785)置。策伯克多尔济子一等台吉恭格车棱裔。驻牧霍博克萨里(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设4佐领(一作6佐领)。隶乌讷恩素珠克图北路盟,归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兼辖。
见“朅槃陀”(2284页)。
①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意为“采薪之子”。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温迪罕阿徒罕。 ②(1056—1120)金初将领。温迪罕(痕)部人。女真族。温迪罕氏。年17从完颜撒改、完颜斡带等统一女真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