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震国

震国

唐代以粟末靺鞨为主体建立的政权名。一作振国。隋末,粟末靺鞨厥稽部首领突(度)地稽率部千余家徙柳城(唐称营州,今辽宁朝阳)内附;唐总章元年(669)高丽国亡后,附高丽的粟末靺鞨乞乞仲象(一说为大祚荣)所部,被唐徙营州,两部同住一地。万岁通天(696—697)中,因营州都督赵压榨,东北各少数民族强烈不满,契丹首领李尽忠乘势杀赵翙叛唐,武后调兵征讨。居营州的粟末靺鞨因参与变乱,惧究治,在乞四比羽和乞乞仲象率领下,渡辽河东逃。武后为瓦解叛乱势力,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皆不受。后乞四比羽被斩杀,乞乞仲象病死,仲象子大祚荣代父统众,在乞四比羽余部和散居辽东的高丽遗民支持下,且战且退,于天门岭(今哈达岭附近)大败唐军。时契丹和奚两族附突厥,联合抗唐,战事再起,通辽东之路被阻,大祚荣遂乘势于唐圣历元年(698)据东牟山(今吉林省敦化县附近六顶山)建国,称震国,自号震国王,建都奥东城(今敦化县敖东城),辖地2千里,有编户10余万,拥兵数万。为打破唐军进讨,遣使交突厥,并向突厥“请吐屯”官。疆域约有今松花江上游、牡丹江流域和图们江以北一带地。唐中宗复位后,对震国改取招慰之策,祚荣遂遣子入侍,臣服于唐。先天二年(713),唐派郎将崔忻摄鸿胪卿前往祚荣所在,册封其为左骁卫大将军(一作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并以其所统为忽汗州,任命其为都督,祚荣亦去震国和靺鞨号,专称渤海。震国之号先后沿用16年(698—713)。参见“渤海”(2278页)。

猜你喜欢

  • 曹万兴

    清末伊斯兰教写经家、阿拉伯文书法家。天津人。回族。出身武术世家。精通阿拉伯文和《古兰经》、道光年间(1821—1850)掌教天津清真大寺。为人刚正,备受时人拥戴。功课之余,潜心于阿拉伯文书法。长于改兰

  • 东布特哈

    清末政区名。全称“东路布特哈总管衙门”。康熙(1662—1722)中,清廷将分布嫩江流域之索伦(今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渔猎民族编旗设佐,置布特哈总管衙门领之。光绪二十年(1894),裁并衙门三总

  • 指晋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户口制度规定应负担课役的成年人丁。成丁有年龄规定。晋以年16以上至60者为丁;唐以21以上至59为丁;宋定成丁年龄为20,金减至17岁为丁。元、明、清大体均沿前制。一般有残疾者皆除

  • 孟格布录

    见“猛骨孛罗”(2078页)。

  • 革失帖木儿

    明代哈密※哈剌灰首领。初为平章,与千户拜迭力迷失、舍人迭力迷失虎力等共管哈剌灰。成化年间(1465—1487),哈密为土鲁番攻占后,率众居苦峪城(今甘肃敦煌东北,安西东南)。弘治七年(1494),被明

  • 伊犁察哈尔

    蒙古部落分支名。清代新疆伊犁察哈尔人专称。见“察哈尔营”(2475页)。

  • 奥扑

    怒语音译,意为“父亲”。云南省怒江地区怒族对自己的父亲和父亲的兄弟辈及母亲姐妹辈的丈夫的统称。后虽出现了把年龄长于父亲者称“扑茂”,幼于父亲者称“扑拉”或“扑吞”,意为“大父”、“中父”和“小父”,但

  • 梅虫生

    见“西阳蛮”(696页)。

  • 西夏中兴行省

    元地方建置。因西夏于此地建国而得名。中统二年(1261)立行省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或称中兴行省、西夏行省。至元三年(1266)改置宣慰司,直隶中书省。八年,再立行省。十年,复罢。十八年,再立行省。

  • 按巴坚

    见“耶律阿保机”(13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