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青海道

青海道

又称吐谷浑道。丝绸之路东段支线,不通过河西走廊而自陕西西安(古长安)至甘肃陇西,沿今青海柴达木盆地进入新疆。汉武帝(一说汉宣帝)时即开此道。晋隆安三年(399),僧人法显从长安至印度,宋永初元年(420),僧人昙元竭赴印度求法均走此道。宋景平元年(423),吐谷浑王阿才(又作阿柴)派往刘宋的贡使亦沿此道往来。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吐谷浑王慕利延为魏军所败,退走白兰,经柴达木盆地西入新疆于阗。自是此道常通,并趋兴盛。隋大业年间(605—618),及唐贞观十四年(640)后,行者渐稀,近于衰退。北宋时再度兴盛,以后时兴时衰,直至南宋渐少通行,未再振兴。其具体路线有三:(一)由吐谷浑都城伏俟城(今青海省共和县铁卜卡古城),经白兰(今青海柴达木盆地都兰一带),西北至小柴旦、大柴旦抵甘肃敦煌,再西出阳关至新疆若羌;(二)由伏俟城经白兰,西至格尔木,再西北经尕斯库勒湖,越阿尔金山,抵新疆若羌;(三)由伏俟城经白兰、格尔木,往西南至布伦台,溯今楚拉克阿干河谷入新疆,顺今阿雅格库木湖至且末。

猜你喜欢

  • 西山八国

    唐代西山诸羌部落的统称。西山为唐代对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诸山的泛称。广义的西山包括今阿坝、甘孜两州乃至西藏东部昌都地区。诸羌部落聚居于此。唐代中期,西山诸羌中有8个较大部落崛起,号称“西山八国”,即

  • 听气

    宋代壮族婚俗。流行于广南西路南丹土州(今广西南丹)。据南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下记载,略云:每年夏历七月间,在州官主持下,未婚青年聚集在土州厅堂内,堂中铺一块大毯。女青年身穿青花大袖衫,头上戴一块青

  • 乌喇特后旗

    参见“乌喇特中旗”(349页)。

  • 撒察

    见“薛撤”(2542页)。

  • 清江郡

    古郡名。隋大业(605—618)初,改庸州置,治所在盐水县(今湖北长阳西)。义宁二年(618),改为施州(今湖北恩施县),土家、苗等族先民居此。

  • 向王庙

    古迹名。位于今湖北长阳县境,庙内供廪君神像。相传武落钟离山的“巴郡南郡蛮”有巴、樊、瞫、相、郑5姓,后巴氏子名务相者统管5姓,称廪君。施南、长阳等处土民皆称务相为“向王”,即“相王”。

  • 段奈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又称波儿哈都台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孙,※辛爱黄台吉第六子。驻牧于张家口以北马肺山一带,距明塞200余里。隆庆五年(1571),明蒙通和,受明封为指挥佥事。在山西新平市口与

  • 汾阳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延祐四年(1317),太宗次子阔端孙别帖木儿受封。

  • 奚秃里

    见“秃里”(1082页)。

  • 厓山之战

    南宋军民抗击蒙古军的战役之一。德祐二年(至元十三年,1276),宋帝赵㬎正式上表投降,元军入临安(今杭州)。宋帝赵㬎以及全太后等被虏北去。宋益王赵昰(9岁)、广王赵昺(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