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周桓王

周桓王

【生卒】:?—前697

【介绍】:

春秋时周国君。姬姓,名林。平王孙。平王时,郑武公、庄公为卿士,而王偶亦以政付虢公。致相怨相疑而周、郑交质。桓王继位,以虢公忌父为卿士。郑庄公使祭足帅师取周温地之麦,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夺郑庄公政,庄公不朝。王伐郑,大败,郑祝聃射王中肩。在位二十三年。


【生卒】:?—前697

名林,平王孙。前720年继平王即位。当时郑庄公强,以璧与鲁交换许田,郑和王室矛盾激化,前707年,他率陈、蔡、卫等诸侯军伐郑,战于繻葛,为郑军所败。郑军射伤其肩。


【生卒】:?—前697

【介绍】:

春秋时周国君。姬姓,名林。平王孙。平王时,郑武公、庄公为卿士,而王偶亦以政付虢公。致相怨相疑而周、郑交质。桓王继位,以虢公忌父为卿士。郑庄公使祭足帅师取周温地之麦,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夺郑庄公政,庄公不朝。王伐郑,大败,郑祝聃射王中肩。在位二十三年。


【生卒】:?—前697

名林,平王孙。前720年继平王即位。当时郑庄公强,以璧与鲁交换许田,郑和王室矛盾激化,前707年,他率陈、蔡、卫等诸侯军伐郑,战于繻葛,为郑军所败。郑军射伤其肩。


【生卒】:?—前697

【介绍】:

春秋时周国君。姬姓,名林。平王孙。平王时,郑武公、庄公为卿士,而王偶亦以政付虢公。致相怨相疑而周、郑交质。桓王继位,以虢公忌父为卿士。郑庄公使祭足帅师取周温地之麦,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夺郑庄公政,庄公不朝。王伐郑,大败,郑祝聃射王中肩。在位二十三年。


猜你喜欢

  • 欧阳观远

    【介绍】:明人。工画,得刘昌叔笔意。

  • 李昂

    【介绍】:见唐文宗。

  • 令狐愚

    【生卒】:?-249字公治。本名浚,曾欲治罪乌丸校尉田豫,被皇帝称作“浚何愚”!于是改名。初为曹爽长史,出为兖州刺史,与舅王浚独专淮南方面之任。爽被杀,他与凌谋迎楚王曹彪为帝,不久病卒。后被剖棺戮尸,

  • 郑崇

    字子游,西汉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出身高密大族,少为郡文学史,弟立与大司马傅喜相友善,遂被荐,哀帝擢为尚书仆射。帝欲封祖母傅太后从弟商为侯,他上书谏止,不听,又谏帝毋宠贵幸臣董贤,被下狱死。【生卒

  • 刘羲叟

    字仲更,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欧阳修荐其学术,试大理评事。精于算术,兼通《大衍》诸历,专修《唐书》中之《律历》、《天文》及《五行志》,旋为编修官,改秘书省著作佐郎。书成,擢崇文院检讨,未入谢,病死。

  • 李珙

    【生卒】:761—824【介绍】:唐山东人。世儒家,独珙以弓马为务,不好读书,气貌魁举。宪宗元和中征淮西,为行营都将。终右武卫上将军。

  • 邹守愚

    【生卒】:?—1556【介绍】:明福建莆田人,字君哲。嘉靖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郎中,议行平籴法。累官河南左布政使,镇压师尚诏起事。官至户部尚书。有《俟知堂集》。

  • 吴鼎臣

    【介绍】:宋棣州人。仁宗时为侍御史。迎合宰相贾昌朝意,排斥同官李京。昌朝罢,夏竦为相,又与谏官极论之。竦既罢,遂以刑部员外郎知谏院。官至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

  • 一行

    【生卒】:673或683—727【介绍】:唐僧。魏州昌乐人,一说钜鹿人。俗姓张,名遂。张公瑾孙。少聪明,博览经史,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学。武三思慕其学行,就请与结交,而一行匿避。二十一岁出家为僧。后

  • 宋敏

    【介绍】:元魏郡人,字好古。尝为艺文监照磨。善画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