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纯
【生卒】:519—603
【介绍】:
隋僧。扶风始平人,俗姓祝。北周时出家,历住长安陟岵、天宫二寺。废佛时,返俗。隋初仍为僧,住大兴善寺。文帝请为戒师,遂入禁中,为传戒法。辞归寺,遂行方等忏法,常诵经习禅,颇有异状。开皇十五年,复入为皇后受戒。有著述十卷。
【生卒】:519—603
【介绍】:
隋僧。扶风始平人,俗姓祝。北周时出家,历住长安陟岵、天宫二寺。废佛时,返俗。隋初仍为僧,住大兴善寺。文帝请为戒师,遂入禁中,为传戒法。辞归寺,遂行方等忏法,常诵经习禅,颇有异状。开皇十五年,复入为皇后受戒。有著述十卷。
【生卒】:1600—1678【介绍】:清江南溧阳人,字见末,号长眉,别号雪。顺治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迁郎中,官至潮州知府。以病归。晚筑西畴草堂,一时碑版撰记,多出其手。有《蒪羹堂集》、《溧诗选》等
【介绍】:西周鲁孝公称之保母。伯御杀懿公自立而求公子称于宫。保母乃衣己子以称衣,卧于称处,伯御杀之,而称得免。后称立,是为孝公。鲁人美其高义。
【生卒】:?-270宇子扬,孙权子。太元二年(252)立为齐王。后数违法度,废为章安侯。孙皓时被杀。【生卒】:?—270【介绍】:三国吴吴郡富春人,字子扬。孙霸弟。孙权太元二年封齐王,居武昌。游猎无度
【生卒】:?—1647【介绍】:明贵州贵阳人,字九逵。万历举人。知兴宁县。天启时,以母老弃官归。崇祯十年,阿乌谜起事,占大方城。子骐奉总督朱燮元命,劝令降,遂得平息。后孙可望等率众入黔,子骐率乡兵拒之
字宗孔,濮(今山东范县南)人。聪明好学,闭门读书三年不问户外事。得知鄱阳朱公迁有宋朱熹传,前往求教,尽受朱熹之学。洪武中,被推举,授任黄州同知。以治行闻名。十四年(1381)任大理寺卿。性刚介,他欲推
【生卒】:?——1895四川涪州(今涪陵)人。咸丰、同治中,从楚军、淮军和太平军、捻军作战,历苏、浙、陕、川诸省。赐勇号“冠勇”“铿僧额”;累官至提督,历江苏徐州镇,直隶正定镇总兵。中日甲午战争时,助
【生卒】:1768——1850字春冶。浙江归安(今吴兴)人。肄业于浙江西湖诂经精舍,嘉庆副贡生。注重实务,助巡抚阮元剿海寇,赈水灾。力主改漕粮河运为海运,筑《海运#言》论证之。通经史,著有《十五经丛书
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谄媚武后,官至麟台少监。又因依附张易之,坐徙岭南。先天时以事再贬通州别驾时卒。其文章长于构奇,甚为时人称赏。曾预修《三教珠英》。(190中/5026,参见《新唐书》)【介绍】:
【生卒】:?-653高祖第六子。初封赵王,贞观十年徙封荆王。历安、荆、鄜诸州都督、刺史,高宗即位进为司徒。因与房遗爱谋反被杀。(,参见《新唐书》)【生卒】:?—653【介绍】:唐宗室。高祖第六子。初封
【生卒】:1199——1258字榦臣。原为西夏王宗室。入元为质子。太宗窝阔台赐名玉出于必阇赤。随从阔出伐金,下河南诸郡,至唐、邓二州,赈救饥寒,民归如市。又从大将察罕下淮甸、围寿春(今安徽寿县)。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