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湛若水

湛若水

【生卒】:1466——1560

字元明,增城(今属广东)人。从陈献章学,弘治五年(1492)举于乡、不乐仕进。母命、乃入南京国子监。十八年会试第二名,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母忧归,筑西樵讲舍,以教士子。嘉靖时,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部尚书。以老致仕。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初与王守仁同讲学,后各立其宗。守仁学以致良知为宗,若水学以随处体验天理为宗。时学者分为王、湛之学。


【生卒】:1466—1560

【介绍】: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生卒】:1466—1560

【介绍】: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生卒】:1466—1560

【介绍】: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 张景宪

    【生卒】:1104—1180【介绍】:宋开封襄邑人,徙居洛阳,字正国,一字定国。张师德子。仁宗天圣四年,以父任为将作监簿。历大理评事、卫尉寺丞,知榆次县,通判棣、齐二州,均有能名。后为淮南转运副使,移

  • 尉迟纲

    【介绍】:北周代人,字婆罗。尉迟迥弟。宇文泰甥。鲜卑族。骁果有膂力,善骑射。西魏文帝大统元年,为宇文泰帐内都督。大统年间,从破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河桥之役,邙山之战,屡立军功,进爵昌平郡公。西魏废帝

  • 杨理

    【生卒】:1426—1493【介绍】:明淮安府山阳人,字贯之。成化二年进士。除刑科给事中,累升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为政颇得民心。官至工部右侍郎。

  • 刘元礼

    【生卒】:?——1272黑马第五子。初为万户,后为潼川路汉军都元帅。至元二年(1265)在潼川(今四川三台)与宋将夏贵激战时,身先士卒,所向披靡,最后取胜,镇守眉州(今四川眉山)。为怀远大将军。延安路

  • 崔谨

    南朝宋时人,祖籍清河(今属河北)。武帝时为振威将军、东莱太守。少帝时亡命司马灵期率千余人包围东莱,为其击退。文帝时官至青州刺史。

  • 刘旦

    【生卒】:?—前80【介绍】:西汉人。武帝第四子。元狩六年立为燕王。博学经书杂说,好星历数术,招致游士。及卫太子、齐怀王死,旦自以次第当立,上书求入宿卫。武帝未许,遂立少子为太子。昭帝立,年幼,霍光秉

  • 郭道卿

    【介绍】:宋孟州温县人,字仲常。郭思子。官至郡守。颇有家学,善画马。

  • 李拯妻卢氏

    能属文。其夫拯从嗣襄王李煴,死。王行瑜以兵逼其改嫁,不听,断一臂,仍不从。

  • 冯元

    【生卒】:975—1037【介绍】:宋广州南海人,字道宗。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授临江尉。会诏取明经,自荐通《五经》,擢国子监直讲兼崇文院检讨。天禧间尝使契丹。仁宗时预修《三朝正史》,迁给事中。又修《

  • 刘季述

    【生卒】:?—901【介绍】:唐末宦官。昭宗乾宁中与王仲先为左右中尉,时帝嗜酒,怒责左右无常,季述自危,谋废帝。与仲先等矫皇后令,立皇太子为帝,囚昭宗少阳院。都将孙德昭等受崔胤指使,谋昭宗复位,伏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