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周繇

周繇

【介绍】:

唐代诗人。字为宪,一字允元。池州至德(今安徽东至)人。一说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不确。生卒年不详。周繁兄。大中十年(856)至十四年(860),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幕从事,一说检校御史中丞,误。与段成式温庭筠等交往酬和甚密,集为《汉上题襟集》十卷(已佚)。咸通十一年(870)应京兆府试,主试李频荐取之。十三年(872)进士及第,以《明皇梦钟馗赋》知名。授校书郎。乾符中调福昌尉。迁至德令。工赋能诗,有时名。与弟繁称“至德二周”,与张乔许棠、张称“九华四俊”,复与许棠、郑谷等称“咸通十哲”。为诗俯思仰咏,深造阃域,时号“诗禅”。多登临送别、酬赠题咏之作,工于近体,善于写景,颇有佳句。《登甘露寺》、《甘露寺东轩》两诗,明杨慎《升庵诗话》以为胜过张祜题润州金山寺》诗。“山从平地有,水到远天无”、“殿锁南朝像,龛禅外国僧”等诗句较有名。《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周繇集》一卷,有散佚。今传《周繇诗》一卷。《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文》存律赋一篇。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八。陶敏有考。

【介绍】:

全唐诗》收周繇诗23首,编为1卷。实则当时有两周繇。一字允元,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咸通十三年(872)进士。历福昌尉、建德令。工诗能赋,与张乔许棠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与罗隐交深。一字为宪,大中末以御史中丞佐襄阳徐商幕,与段成式温庭筠有诗唱和。而此周繇应作元繇,系元锡子,郡望洛阳(今属河南),会昌中曾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全唐诗》所存23首诗,其中《嘲段成式》、《看牡丹赠段成式》、《以人葠遗段成式》、《和段成式》(二首)等5诗,当为元繇所作。其余18首,均为字允元之周繇作。《全唐诗补编·续拾》补周繇诗2句。

猜你喜欢

  • 负鼎

    传说商相伊尹仕途未达时,为见成汤,便充做有莘氏的媵臣,背负鼎俎,以滋味作比方向汤进为王之道。后被汤委以国政。见《史记·殷本纪》。后遂以“负鼎”喻进献良策以求重用。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言谢垂钩

  • 问绢

    三国魏胡质任荆州刺史,他儿子回家看他,胡质送给他绢,其子问清此绢来路清白,才接受。见《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后用作为人清白谨慎之典。亦用以咏归觐省亲。岑参《送陶铣弃举荆南觐省》:“采兰渡汉水,问绢过

  • 盆下

    覆盆之下。比喻蒙冤含屈的境遇。刘长卿《罪所上御史惟则》:“斗间谁与看冤气,盆下无由见太阳。”

  • 想像

    ①缅怀;回忆。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想像东山姿,缅怀右军言。”李商隐《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下苑经过劳想像,东门送饯又差池。”②犹设想。高适《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迹非想像到,心似精

  • 履信池馆

    白居易《自问》:“依仁台废悲风晚,履信池荒宿草春。”原注曰:“晦叔亭台在依仁,微之池馆在履信。”微之,元稹字。履信,据《唐两京城坊考》卷五,为东都外郭城坊里,据此知元稹池馆在洛阳履信坊。

  • 宰衡

    汉平帝时王莽的封号。见《汉书·平帝纪》。后亦以“宰衡”泛指宰相。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赖得契宰衡,持钧慰风俗。”

  • 权澈

    【生卒】:684—747【介绍】:字幼明,陇西天水(今属甘肃)人。童子时即以能文得崔湜称誉。进士及第。出仕后曾任县尉、监察御史、河南府法曹、新安令、绛郡司马,官终高平郡别驾。《全唐诗》收诗1首,署权彻

  • 郭汾阳

    【介绍】:见郭子仪。

  • 代云

    即岱云。汉应劭《风俗通·山泽·五岳》:“云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天下,其惟泰山乎?”后因以“代云”谓喜雨之云。李隆基《饯裴宽为太原尹》佚句:“德比代云布,心如晋水清。”

  • 潘锦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云:‘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后因以“潘锦”用典称美诗文极有文采。王起《和李校书雨中自秘省见访不遇诗》:“忽枉情人吐芳讯,临风不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