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昊

李昊

【生卒】:892—966

【介绍】:

五代文学家、史学家。字穹佐。籍贯不详。自称李绅之后。少随父居关中。天祐初,流寓新平十余年。后梁时,随泾州节度使刘知俊降前蜀,为武信军节度使从事。王衍时,官至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前蜀亡,仕后唐为检校兵部郎中。西川节度使孟知祥辟为观察推官,迁掌书记。知祥称帝,擢礼部侍郎、翰林学士。广政十一年(948),累迁至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后蜀亡,仕宋为工部尚书。乾德四年(966)卒。长于书奏章表,前、后蜀之降表,皆为所草,蜀人夜表其门曰“世修降表李家”。撰有《后蜀高祖实录》三十卷、《后蜀主实录》四十卷、《蜀书》二十卷、《蜀祖经纬略》一百卷、《枢机集》二十卷,分别著录于《宋史·艺文志》编年类、霸史类及别集类,并佚。《全唐文》存文四篇。事迹见《宋史》、《十国春秋》本传。

猜你喜欢

  • 子山园

    庾信曾作《小园赋》,赋中咏园中树木,后因以“子山园”为咏闲居之典。陆龟蒙《闲居杂题五首·松间斟》:“子山园静怜幽木,公干词清咏荜门。”

  • 一去不复还

    犹一去不复返。张生妻《梦中作》:“良人一去不复还,今夕坐愁鬓如雪。”

  • 孙昌胤

    【介绍】:唐代诗人。胤,一作允、裔,皆后人避讳改。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天宝时,登进士第。德宗贞元六年(790),任秘书少监。《全唐诗》存诗四首。事迹见《旧唐书·赵宗儒传》、《唐诗纪事》卷四六。

  • 唐诗人行年考

    谭优学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7月出版。21.8万字。著者对王翰、李颀、崔颢、王昌龄、高适、储光羲、李益、赵嘏等8位诗人的行年逐一考辨,按年系事、系诗。《李颀行年考》又附:李颀江南行迹考、李颀交游

  • 高莹之

    【介绍】:见高璩。

  • 李雄

    【介绍】:五代诗人。巩洛间(今河南巩义、洛阳一带)人。生卒年不详。后唐同光二年(924),游金陵、成都、许昌,分别作咏史诗三十首。因三地曾为吴、蜀、魏之都城,所集诗三卷遂名为《鼎国诗》。作品已佚。《郡

  • 祢生刺

    祢生,指东汉才子祢衡。祢衡初入许昌、颍川,怀揣名刺,准备拜谒当地名流,但他认为当地名流的才德没有超过自己的,因而没有去拜访任何人,以致于名刺上的文字磨损起毛。见《后汉书·祢衡传》。后因以“祢生刺”指人

  • 采蘩祀

    《采蘩》,《诗·召南》篇名。诗序以为其乃咏“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后因以“采蘩祀”谓女子出嫁且能克尽妇道。鲍溶《古意》:“恭承采蘩祀,敢效同东贤。”

  • 童蒙

    指未开化的幼儿。卢照邻《咏史四首》之四:“归来教乡里,童蒙远相求。”

  • 三危

    ①山名。在今甘肃敦煌东南。《书·舜典》:“窜三苗于三危。”后因以“三危”为咏流放之典。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②《吕氏春秋·本味》:“水之美者,三危之露。”后用为咏露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