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甫与六朝诗人

杜甫与六朝诗人

吕正惠著。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5月初版。本书分七章深入而细致地论述了杜甫与六朝诗人的关系:一、绪论;二、汉魏晋诗的三个传统——兼论杜甫与三大传统之关系;三、杜甫与谢灵运;四、杜甫与鲍照;五、杜甫与齐梁诗人;六、杜甫与庾信;七、结论。著者认为:“杜甫是中国历代大诗人中最不轻易放弃任何传统的诗人”,“正由于杜甫具有广博的心胸,正由于他能够接纳前代诗人的一切成就,他才能在最博大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国诗歌中最宏伟的高峰。”杜甫的创作实践证明,“最尊重传统的诗人也可以是最具有独创性的诗人”。著者分析了汉、魏、晋诗的三个传统:乐府民歌传统、咏怀传统和美文传统,而认为“杜甫和美文传统的关系最为密切”。著者认为谢灵运是美文传统的“不祧之祖”,是“赋予这个传统真正的活力,透过文字工夫成功的写出好作品来的第一个大诗人”,而“杜甫就是把这一传统发展到极致的人”。著者论述了鲍照和谢灵运的关系。认为鲍照“是整个汉魏六朝最具有写实精神的诗人”,是一个“小杜甫”,他和杜甫“是同一气质的诗人”,“在使杜甫成为杜甫的过程中,鲍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应该超过谢灵运、庾信和任何六朝诗人。”而杜甫最有得于齐梁(包括陈)诗人的是“清词丽句”和声律。他对庚信的倾倒与同情,实源于自己的身世之感。著者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精辟的论述,得出“杜甫真是善学传统的伟大诗人”的结论。书后附录《杜诗与日常生活》一文,认为“在中国诗歌史上,是杜甫奠定了日常生活诗歌传统的基础。”

猜你喜欢

  • 鲜于向集

    文集。唐鲜于向撰。颜真卿《赠太子少保鲜于公神道碑铭》谓文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鲜于向集》十卷。其后未见著录。作品已佚。

  • 夹钟

    古十二乐律中六阴律之一。《史记·律书》:“夹钟者,言阴阳相夹厕也。”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忆昨夹钟之吕初吹灰,上公礼罢元侯回。”

  • 胡汾

    【介绍】:唐代诗人。汾,一作玢。生卒年、籍贯不详。曾隐居庐山和洪州西山。咸通九年(868)至十一年(870)间,旧友李骘(一说李腾,疑在大历中,误)任江西观察使,未能辟举之。终以不遇而卒。与贯休、曹松

  • 柏途

    《汉书·东方朔传》:“郭舍人以隐语‘老柏途’问朔,朔曰:‘老者,人所敬也。柏者,鬼之廷也。途者,渐洳径也。’”后以“柏途”指诙谐的隐语。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善幻迷冰火,《齐谐》

  • 小松

    【介绍】:杜荀鹤作。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言小松刚出土,虽埋没草丛,其势却锐不可挡。次句写现在它已开始超出蓬蒿,脱颖而出。三四句感叹时俗之人眼光短浅,在松小之时,不能将其目之为栋梁之材,而只有在小松成材

  • 张景源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中宗神龙时,曾官补阙。景龙三年(709)重九,侍中宗登慈恩寺塔,作应制诗。《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所附小传。

  • 韦执中

    【介绍】:唐代诗人。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元和五年(810)为河南令,与李益、贾岛等联句,并与韩愈等唱和。韩愈有《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诗。后官至泉州刺史。《全唐诗》存诗一首、所预联

  • 啖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恺之)啖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渐至佳境。’”后因以“啖蔗”喻境况逐渐变好。韩愈《答张彻》:“初味犹啖蔗,遂通斯建瓴。”

  • 胡皓

    【介绍】:洛阳(今属河南)人。景云中官朝议大夫、检校秘书丞、兼昭文馆学士。开元初,迁著作郎。官终秘书少监。《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诗补编·补全唐诗》补诗7首。

  • 赵自勤

    【介绍】:唐代小说家。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玄宗天宝初,任左拾遗。后迁水部员外郎。十二载(753),出为括州刺史。天宝末,拜秘书监,赐紫。著有《定命论》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三》有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