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为;可以替。李远《赠弘文杜校书》:“还闻汉帝亲词赋,好为从容奏《子虚》。”
谓得到某种结果。刘叉《观八骏图》:“五云望断阿母宫,归来落得新白发。”
【介绍】:唐人。事迹无考。《全唐诗逸》录诗2句。
指古、近体诗诗句末三字皆为仄声。三仄脚是古体诗三字尾的主要平仄形式之一,但近体诗末三字原则上不允许三仄脚,如有,则上、下句须拗救。参见“三平脚”。
即拗体诗。杜甫《暮归》诗仇兆鳌注引明卢世㴶曰:“《崔氏东山草堂》、《暮归》、《晓发公安》三首,皆拗调,诗之绝佳者。”
【介绍】:唐代诗人。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住王戎墓侧,善歌《黄麞》。景龙中,负薪上京,称言助国调鼎,以此拜监察御史。睿宗时,出授上蔡丞。后又入京干谒,授悉唐尉。《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
【介绍】:韦庄作。敬龙,日本国僧人,生平未详。诗写与日本友人的离别之情,从“送归”落笔,叙友人归国行程辽远,真诚祝愿一路上顺风朗月能陪伴其直抵家乡。清新明快,真率自然,对异国友人的关心惜别之情跃然纸上
【介绍】:字令远,安阳(今属河南)人。与王勃、卢照邻等人交往唱和。《全唐诗》存诗1首。
《北史·卢思道传》载:齐文宣帝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善而用。其他人只有一二首,独散骑侍郎卢思道有八首,时称“八米卢郎”。一说“八米”系“八采”之误。后以“八米卢郎”为卢思道的专称,亦用为称美高才
【介绍】:李白作。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北。天宝三载(744)裴图南欲归嵩山,李白在长安青绮门为他送行,这是归别时的送行诗。第一首写送行时宴别的情景,李白告诉裴图南,朝政龌龊,国运日衰,他不久也行将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