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石鼓歌

石鼓歌

【介绍】:

韩愈作。这是一首歌咏石鼓文的长诗。石鼓文,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刻在十块鼓形石上,故名石鼓文。所刻书体为大篆,即籀文。刻石原在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唐初被发现,杜甫韦应物等均有诗题咏。石鼓尚存,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关于石鼓的制作时代,唐人都以为周代所制,韩愈此诗直认为周宣王时物。宋人始提出秦始皇以前之说,经后人进一步考证,今已公认为秦刻石,但具体年代仍说法不一。此诗作于元和六年(811)秋,韩愈由河南令升任尚书兵部职方员外郎后不久。全诗长达66句,可分四大段:开头到“鬼物守护烦呵”16句为第一段,交代写作《石鼓歌》的缘起,极盛宣王会猎刻石纪功的盛举。从“公从何处得纸本”到“掎摭星宿遗羲娥”14句为第二段,正面写石鼓文,盛赞石鼓文辞的古奥和书法的拙朴精美。从“嗟余好古生苦晚”到“经历久远期无佗”20句为第三段,叙述石鼓文非比寻常的价值和自己呼吁朝廷保护石鼓文物经过。从“中朝大官老于事”至末16句为第四段。批评朝中主事大臣不重视保护珍贵历史文物,对石鼓文物惨遭毁坏深致感慨。贺裳谓“韩诗至《石鼓歌》而才情纵恣已极”(《载酒园诗话又编》),所言诚是。此诗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体势宏敞,雄浑光怪,典重瑰丽,句奇语重,音韵铿锵,一韵到底。虽气势浑灏,终嫌稍乏藻润转折之妙。

猜你喜欢

  • 续句对

    指格律诗的前后两联中,从对仗上看是每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对仗。但从语义上看,或是两联的出句意义相连,同时两联的对句也是意义相连;或是前一联的出句与后一联的对句意义相联,前一联的对句与后一联的出句语义相连

  • 张孜

    【介绍】:唐代诗人。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懿宗、僖宗时在世。中和中,曾作杂言数篇,讥刺朝廷官员“只爱轻与肥,不忧贫与贱”、“著牙卖朱紫,断钱赊举选”。昭宗还京后,相府派人捕之,乃易姓逃往

  • 张祎

    【介绍】:唐代文学家。祎,误作祎。字冠章。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张正甫孙。释褐为汴州从事、户部判官。累官左补阙。乾符中,为翰林学士,累加中书舍人。中和元年(881),从僖宗幸蜀,授工部侍

  • 张衮

    【介绍】:五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后梁开平元年(907)官中书舍人。三年(909),奉诏与太常卿李燕、御史萧顷等删定律令格式。贞明中,为御史司宪,预修《太祖实录》三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六首

  • 苍然

    ①凄然。司空曙《题江陵临沙驿楼》:“凄凉多独醉,零落半同游。岂复平生意,苍然兰杜洲。”②匆忙,急迫。李白《古风》之五:“仰望不可及,苍然五情热。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

  • 翁承赞

    【生卒】:?~926后【介绍】:字文尧,行十九,晚年自号“狎鸥翁”。福唐(今福建福清)人。《十国春秋》有传。乾宁三年(896)进士。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任京兆府参军。光化三年(900)授右拾遗。天祐

  • 山下宿

    【介绍】:白居易作。约于元和十二年(817)至元和十三年作于江州。诗中的“水边碓”指水碓,是一种舂谷设备,诗中是用其舂云母。诗人一日于山下独宿,在静静的夜里,听着水边水碓之声,写下了这首小诗。意境清幽

  • 莫休符

    【介绍】:唐代小说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光化二年(899)以检校左散骑常侍守融州刺史,权知春州刺史。因桂林事迹无人记录,退居后粗录见闻,撰为《桂林风土记》,记桂林名胜及遗闻轶事,多录唐人在桂林诗作。《

  • 板荡

    《诗·大雅》有《板》《荡》二篇,皆讥刺周厉王无道而导致国家动乱。后因以“板荡”指政局失控,社会混乱。李世民《赐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介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颈联。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依依墟里烟”。后句化用其句。二句以白描写法描绘了黄昏时的田园景象。远近俯仰,浑融如一,故臻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