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末晋元帝南渡长江,建都建业,中原士族相随而往,史称“衣冠南渡”。在唐诗中以此喻指“安史之乱”后,中原人南逃。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边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
晋张翰在洛阳见秋风起,思念家乡吴中的莼菜羹、鲈鱼脍,于是弃官命驾归乡。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后借喻思乡。杜甫《洗兵马》:“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谓远离尘世的修道者或隐士。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介绍】:上官仪作。形式主义诗人一旦在形式与内容之间排除了隔阂,达成默契,亦能写出神韵飘然的作品,此诗即为例证。首二句有雄浑之致,末二句以景语作结,化雄浑为轻灵,余韵无穷。胡震亨许为“音响清越,韵度飘
【介绍】:唐代小说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光化二年(899)以检校左散骑常侍守融州刺史,权知春州刺史。因桂林事迹无人记录,退居后粗录见闻,撰为《桂林风土记》,记桂林名胜及遗闻轶事,多录唐人在桂林诗作。《
【介绍】:见乔潭。
【介绍】:唐代诗僧。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姓氏、生卒年不详。少年为僧于会稽开元寺,讽诵经法,寓目俱通,时称“释门千里驹”。大历中,入杭州灵隐寺求法,云游四方。复返越中。晚年徙居襄州辨觉寺。贞元中尚在世
唐岑参作。当为晚年客蜀之作(陈铁民、侯忠义《岑参集校注》谓“疑大历四年客居成都时作)。全文可分五段。首先从追溯蜀中历史传说写其风俗之陋、气候环境之恶,临末宣称“蜀中不可往,北客归去来兮”!其后按东、西
指张骞寻河源至天宫事。传说汉武帝令张骞穷河源,乘槎经月而去,至一处,见一丈夫牵牛饮河,一女织于室,女取榰杌石与骞而还。归悟已至天上,所遇即牛郎织女。出晋张华《博物志》。唐彦谦《蒲津河亭》:“烟横博望乘
【介绍】: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有《耿义褒集》七卷,《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置于马周、薛元超文集之前,当为唐初人。作品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