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刘方平作。梅花落,乐府旧题,属横吹曲,内容多写春思。诗以梅花落喻思妇容颜渐老,抒写思妇对征人的相思之情、别离之痛。清乔亿评曰:“兴调绝佳,杨升庵曰此诗不拘对偶而工致天然。”(《大历诗略》卷六
【介绍】:贾岛《送无可上人》诗颈联。二句以奇崛笔致勾勒了一个孤独者的形象,诗人自注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题诗后》)可见用心之苦。方回誉二句为“绝唱”,纪昀谓其“盖
【介绍】:唐代诗人。豸,一作象。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生卒年不详。童子时能缀小篇,兼记古事,玄宗下诏奖劝之。天宝十三载(754)为大理评事,受杨国忠指使,诬告河东太守韦陟、御史中丞吉温,迁殿中侍御
【介绍】:罗隐《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之一诗句,赞美钱鏐文武双全。《吴越备史·罗隐传》载:“一日,隐寝疾,(钱)王亲临抚问,因题其壁云:‘黄河信有澄清日,后代应难继此才。’隐起而续末句云:‘门外旌旗
【介绍】:见裴达。
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称己生性懒散,身上多虱,不惯章服裹身,揖拜上官。后因以“中散虱”为咏疏懒狂放之典。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
即葛洪。晋代葛洪字稚川。白行简《赠毛仙翁》:“青牛到日迎方朔,丹灶开时共稚川。”参见“葛洪”。
见“公干病”。
县名。唐天宝三载(744)划出新丰、万年各一部分置会昌县,天宝七载又改为昭应县。王建《别杨校书》:“故作老丞身不避,县名昭应管山泉。”
据《西京杂记》卷四载:汉滕公夏侯婴曾掘地得石椁,有铭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后滕公死,即葬于此。后因以“佳城”指墓地。骆宾王《丹阳刺史挽词三首》之二:“佳城非旧日,京兆即新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