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传说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及从属七十余人飞升而去。以故后名其处为鼎湖。见《史记·封禅书》。后世常借指帝王之死。武元衡《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之一:“鼎湖仙已去,
《易·既济》:“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后因以“扫鬼方”为征伐异族叛乱者之典。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南朝梁刘孝标曾于秣陵令刘沼死后作《重答刘秣陵沼书》,对刘沼之死表示哀悼。“秣陵报”即指此。后用来指对已故朋友的哀悼。权德舆《张工部至薄寒山下有书无由驰报精车之至倍切悲怀》:“今日难裁秣陵报,薤歌寥落柳
你们。罗隐《代文宣王答》:“吾今尚自披蓑笠,你等何须读典坟。”
【介绍】:高适作。写于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时作者任彭州刺史。裴员外,即裴霸,先后任吏部员外郎、金部员外郎,其父辈兄弟八人皆有声望。这首以诗代信的酬答诗,回顾了与裴员外(霸)的深厚交谊,同时叙及自
①相同的趋向。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知非》:“不然即学禅,两途同一致。”②相同。杜甫《雨》:“佳声达中宵,所望时一致。”
【介绍】:天宝十载(751)进士,余不详。《全唐诗》存诗2首。
即河上公。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参见“河上公”。
周贺撰。全书一卷,收诗70余首,多赠答酬和之作。该书常见版本为《四部丛刊续编》据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刻本影印,附张元济校勘记一卷。此本尚有明、清刻本、抄本多种。
(—guàn)东汉洛阳南宫内观名。明帝诏班固等修史于此,书成名《东观汉记》。后因指修纂国史之处。司空曙《送张弋》:“尝闻藉东观,不独鲁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