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三征高丽

三征高丽

隋炀帝为炫耀武力,扩大个人声威,先后三次进攻高丽。从大业三年 (公元607年)起,隋炀帝就积极扩军备战,拟东征高丽。大业八年,隋军水陆两路,首攻高丽:陆军一百一十三万人,号称二百万,由炀帝亲自率领,分二十四军从涿郡(今北京)出发,随军民夫二百多万,趋平壤;水军七万人由大将来护儿率领,从东莱(今山东掖县)海口出发,浮海先进,直指浿水(今朝鲜大同江)。高丽举国军民据险坚守,顽强抵抗。隋军普遍厌战,士气低落,纷纷逃散。水军进至平壤,先胜后败,不敢复留。炀帝亲率隋军主力久攻辽东(今辽宁辽阳)不下;大将宇文述、于仲文率陆路九军,计三十五万五千人,趋至平壤附近,终因粮尽而还,至萨水(今朝鲜清川江)遭高丽伏击,生还者仅二千七百人。大业九年正月,隋炀帝再次征天下兵集涿郡,又募民为骁果(即卫士),拟二征高丽。四月,炀帝率大军渡过辽河,即兵分两路:一路由炀帝指挥,猛攻辽东城;一路由大将宇文述、杨义臣率领,直趋平壤。水军仍由来护儿统领,从东莱海口出发。辽东城高丽守军拼死奋战,隋军攻城,二十余日不下,双方损失惨重。六月,隋宰相杨素子、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发动兵变,进围洛阳,企图夺取帝位。炀帝不得不撤军平叛,二征高丽之战又告失败。大业十年三月,炀帝亲临涿郡,三征高丽。时隋境已乱,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所征兵士多失期不至,炀帝遂留驻辽西怀远镇(今辽宁辽阳西北),不敢渡辽河东进。来护儿率水军自登、莱海道进至卑奢城(今辽宁金县东大黑山),击败沿路高丽守军,直趋平壤。高丽民众因连年作战,早已困弊不堪,国王高元被迫遣使求和。八月,隋军班师回国。隋炀帝三征高丽,前后持续三年之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也给高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猜你喜欢

  • 中英缅甸条款

    见“中英会议缅甸条款”。

  • 王则起义

    宋仁宗时贝州(今河北清河)士兵起义。牧羊人出身的宋宣毅军(禁军)小校、弥勒教徒王则,与州校张蛮、卜吉及教首李教等长期秘密组织今河北、山东交界地区十余州居民、官府及士兵中的教徒,谋于庆历八年(公元104

  • 秦初租禾

    据《史记·六国年表》记载,周威烈王十八年,即秦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 “初租禾”,即秦国开始按田亩征收租税。

  • 满汉复职制

    清政府为了吸收汉族地主参加政权而实行的一种制度。即在内阁,规定大学士满汉各二员,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员;在六部,规定尚书满汉各一员,左右侍郎满汉各一员;在地方上,知府以下的官吏则主要以汉族地主分子来充当

  • 八旗制度

    十六世纪后,我国女真族的一种兵民一体、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努尔哈赤时建立。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规定三百人为一牛录,作为基本户口单位。在此基础上初建黄、白、红、蓝四旗。至万历四十三年,

  • 黄天荡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冬,金帅宗弼(兀术)率军渡江追击赵构,连破越州(今浙江绍兴)、临安(今浙江杭州)、明州(今浙江宁波)等地。次年二月,因“搜山检海”无获,乃自杭州北撤。宋

  • 云南独立

    云南地处边陲,同盟会领导的河口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回滇在新军中活动者渐多,有较好的革命基础。1909年(宣统元年)云南设陆军讲武堂,同盟会员李根源任总办,不少革命党人入堂任职,为新军输送了一批革命骨干

  • 收回利权运动

    清末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掠夺路矿权利的爱国运动。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进一步在中国掠夺铁路修筑权和矿产资源,各阶层人民掀起反对帝国主义“经济的瓜分”的收回利权运动。1904年(光绪三十年)粤汉铁路经过的

  • 潮州黄冈起义

    清末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当萍浏醴起义策划进行之际,孙中山还致力于策动两广地区的起义, 意在据有两广以进取长江,然后大举北伐推翻清廷。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春,孙中山在河内设立筹划起义的总机关,积

  • 肖衍舍身佛门

    梁武帝佞佛事件。梁武帝肖衍崇信佛教,赐给寺院土地、财产和特权,亲自主持建造大敬爱寺、大智寺和同泰寺,并且三次舍身佛门,入同泰寺为僧。第一次舍身在普通八年(公元527年)三月,三日后被臣下赎身回宫,遂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