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

义和团运动期间英美等帝国主义策动中国东南各省督抚分裂中国的侵略活动。1900年6月(光绪二十六年五月)英国为了防止义和团运动波及南方,影响其在长江流域的利益,防止其他列强乘机染指自己的势力范围,经外交大臣索尔兹伯里批准,由驻沪代总领事华仑(一译沙斯伯里)向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表示用武力“维持秩序”,对刘、张进行“全面协助”。主张剿团和洋的刘、张立即响应,张之洞向英国表示“愉快的感谢”,保证和刘坤一“同心协力”, “决意维护和平”。督办芦汉铁路大臣盛宣怀与沪、宁、汉的英国领事频繁商讨,实业家张謇及沈瑜庆、沈曾植等为“互保”积极奔走。其他列强洞悉英国用意后均持异议。刘、张向列强表示长江内地自任保护,上海租界请英国与列强“互保”。于是英国独占长江流域的阴谋,遂变成英美为主的列强与东南督抚进行“互保”了。6月21日(五月二十五日)清政府发布“抚团”宣战上谕,盛宣怀建议各电报局不准宣扬。刘、张及其支持者李鸿章以“宣战”上谕为“矫旨”,概不奉行。经过紧张策划,上海道余联沅与驻沪各国领事于6月26日(五月三十日)在上海开会,盛以两江、两湖“公请”的帮办出席,会议制订了《东南保护约款》九条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十条。主要内容是:长江和苏杭内地的各国商民教士产业,由督抚切实保护;各口岸外国兵舰照常停泊;江南制造局、火药库的军火专为“剿匪”和保护中外商民之用;上海租界由各国公同保护。互保约款虽未正式签字,但确实已付诸实施。互保约款议定后,刘、张、盛立即分电东南督抚,示意“一律照办”,保全大局。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表示支持,仿照办理。闽浙总督许应骙按“互保”精神于7月14日(六月十八日) 与俄、英、美、日等六国订立《福建互保协定》。四川、河南、陕西等省督抚亦表示赞同。“互保”范围由两江、两湖五省扩大到十余省。慈禧太后在“宣战”后不到三天,即确认李、刘、张“剿团和洋”主张是“老成谋国之道”, 对“东南互保”的分庭抗礼毫不计较,反而说与朝廷“意见正复相同”。在尔后议和、惩凶、签约时,慈禧太后重用东南督抚,封官加爵。东南督抚与朝廷之间一时貌合神离,终于殊途同归。刘、张等东南督抚推行互保约款,在十余省办团练,查户口,张贴告示,派兵勇日夜巡逻,暗探四处稽查,禁止一切集会,悬赏缉拿团民。张之洞与英国驻汉口领事勾结,于8月21日(七月二十七日)破获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自立军”总部,逮捕杀害唐才常、林圭等人。东南督抚的残酷镇压,阻碍了义和团运动向南方发展。

猜你喜欢

  • 同文馆之争

    清末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之一。1862年(同治元年)议政王、首席军机大臣恭亲王奕诉等奏准设立同文馆,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相当于小学程度。1866年(同治五年)奕訢等奏请在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延聘洋人为

  • 天津水师学堂

    亦称北洋水师学堂。清末新式海军学校。1880年(光绪六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设于天津。仿照英国海军教育章制,聘用英国军官任教习,由北洋海防经费内拨支经费。招收十四岁以上十七岁以下青年入学,课程

  • 南匈奴内附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为南、北两部。次年,南匈奴单于遣使至汉京师,求使者监护,愿遣侍子入朝,重修汉宣帝与呼韩邪单于和好之约。建武二十六年汉授南匈奴单于玺绶,使入居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不

  • 安史之乱

    唐代中叶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玄宗天宝年间,政治日趋腐败,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恶性膨胀。李林甫为相,为防止其他汉人入相,兵权委以蕃将,安禄山得以任平卢(治今辽宁朝阳),范阳(治今北京),河东(治

  • 汪精卫刺杀载沣事件

    汪精卫,原名兆铭,广东番禺人,留学日本时加入同盟会。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批驳改良派的论战中,曾起过积极作用,颇受孙中山信任,成为同盟会的重要成员。由于同盟会领导的反清起义屡遭失败,汪精卫对武装

  • 陈国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妫姓。周武王灭商后所封。开国君主胡公,相传为舜的后代。都宛丘(今河南淮阳)。春秋时,陈为小国,常受楚国胁迫。哀公时曾为楚所灭。五年后楚复立哀公子为陈侯。再传至陈湣公时复灭于楚,时当公

  • 丰岛海战

    见“牙山海战”。

  • 湘军

    以曾国藩为首的封建地主武装。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清廷诏令各省举办团练,镇压革命。1853年(咸丰三年)帮办湖南团练的在籍侍郎曾国藩以其父曾麟书总领之湘乡练勇为基础,参酌戚继光军队编伍之法,订营哨之制。

  • 灵州战役

    宋、夏间一次重要战役。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七月,宋神宗采纳俞充、种谔之议,命宦者李宪及种谔、高遵裕、刘昌祚率陕西、河东五路兵及董毡所部吐蕃兵,分道大举进攻西夏。各路宋军初战均获进展。十月,会兵进

  • 戊申安庆之役

    见“安庆马炮营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