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升平社学

升平社学

指新建升平社学,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广州西北郊区一些爱国士绅建立的“纠合各乡居民团练自卫”为主旨的反侵略组织之一。社学起源于明代,原是农村中地主士绅进行封建教育的组织,清中期以后逐渐演变为地主士绅兴办“团练”以“御盗贼”的场所。鸦片战争时期,广东人民利用社学进行抗英斗争,重建升平社学。它是由石井、怀清(后改名为佛岭)等十几个旧有的社学联合而成的,发起人是举人、曾任阳江县训导的李芳。不久,在籍内阁中书何有书又创立升平公所, “以为壮丁聚集之处”。升平社学和升平公所“连为一气,声息相通”,共有壮勇数万人。社学领导权掌握在地主士绅手中,其基本群众是农民、手工业工人和店员。社学规定:富者助饷,贫者出力,除老弱残废单丁不计外,每户三丁抽一。武装编制为:百人为一甲,八甲为一总,八总为一社,八社为一大总。社学壮勇白天劳动,晚上训练。参加社学的下层士绅与广大群众接近,反侵略斗争较坚决;上层士绅则和清政府立场基本一致。清政府对社学采取既利用又限制的两面政策。升平社学在鸦片战争后领导和参加的著名斗争有: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火烧广州洋馆的斗争;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反对香港开市的斗争;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反对英人图谋占领广州河南的斗争;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驱逐清广州知府刘浔的斗争;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反对英人进入广州城的斗争。社学的这些斗争都获得了很大胜利。1850年(道光三十年)以后,随着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社学中的士绅公开站到人民群众的对立面,镇压人民革命,而社学中的许多劳动群众则纷纷投身于反清斗争的行列。

猜你喜欢

  • 南坡之变

    元英宗硕德八剌南坡(今内蒙古正蓝旗东)被害事件。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正月,仁宗死。三月,英宗即位。英宗自幼受汉族文化影响,即位后决意革新政治,推行“汉法”。当时仁宗之母答己太后与右丞相铁木迭儿互

  • 重耳出亡

    晋文公(即重耳)即位前流亡国外的故实。春秋前期,晋献公宠爱骊姬,欲以骊姬之子奚齐继位,听信骊姬谗言,迫令太子申生自杀,逼使公子重耳及弟公子夷吾流亡国外。献公死后,晋国大臣里克等杀死奚齐,迎立夷吾为晋君

  • 景廷宾起义

    《辛丑条约》签订后,直隶广宗知县魏祖德等地方官吏勒索“摊派赔款”,激起群众抗争。广宗县北东台村武举景廷宾被推为联庄会总团头。在钜鹿县待机再起的义和团首领赵三多与景廷宾决定联合行动。直督袁世凯欺骗群众,

  • 四大书院

    宋代私人讲学授徒的四个著名书院。唐中期以来,私人讲学之风渐盛,始建书院。至宋初,战争减少,海内承平,文风日盛,硕儒依据山林或城市,就闲旷以聚徒讲学的更多,遂出现大批书院。著名者有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

  • 用兵安南

    元朝对安南(今越南北部)的侵略战争。蒙哥汗七年(公元1257年),蒙古大将兀良哈台遣使入安南谕降,使者被扣。兀良哈台遂分道进兵,破安南都城。后因气候炎热,驻兵九日即班师。忽必烈即位后,安南国王被迫称臣

  • 厉王弭谤

    周厉王实行专利,并且暴虐奢侈,国人十分不满,纷纷议论,加以谴责。大臣召穆公警告厉王说: “民不堪命矣!”周厉王为了压制舆论,召来卫国的巫者监视国人的言论,发现议论者,则加杀戮。国人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在

  • 四厘借款合同

    见“俄法洋款合同”。

  • 庚戌广州新军之役

    见“广州新军起义”。

  • 陈洪进纳土

    割据福建漳、泉一带的陈洪进,人少势弱,为对付吴越、南唐的侵凌,而主动靠近宋朝,接受其节度使封号, 称臣纳贡。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四月,入朝宋太宗,又为保持自身地位,上表献其二州、十四县地,受到

  • 日本小野妹子使隋

    隋朝,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极为频繁。日本先后四次遣使来隋通好。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倭王多利思比孤(推古天皇)遣小野妹子使隋。文帝杨坚令所司访其风俗,并建议其改变“天未明时出听政”、“日出便停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