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陈东上书

陈东上书

北宋末南宋初以太学生为主的群众性请愿斗争。陈东,字少阳,徽宗时入太学。时值宋朝政治极度黑暗腐败,内忧外患交加。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二月,钦宗继位,陈东率太学生伏阙上书,请诛蔡京、王黼、朱勔、李彦、童贯、梁师成等“六贼”,以正国是、谢天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金军围攻汴京(今河南开封),陈东又上书报论“六贼”误国害民,揭露宰相李邦彦谮罢抗战派李纲与种师道,再次要求严惩“六贼”,罢黜李邦彦,复用李纲、种师道,坚持抗金,摒弃议和。钦宗被迫贬窜“六贼”,复李纲职。建炎五年(公元1127年)八月,李纲罢相,陈东又上书极言纲不可罢及黄潜善、汪伯彦奸佞,敦请高宗亲征,还都汴京及惩治逗兵不进诸将。同时上书者还有抚州(今属江西)布衣欧阳澈。上书引起轰动,军民从者甚多,朝廷震惊。陈东、欧阳澈均以聚众鼓噪煽乱,伏阙闹事,语诋大臣之罪被杀。

猜你喜欢

  • 南书房

    清康熙时为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而设置的机构。清初实行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满族贵族权力极大,不仅与皇帝独揽大权相抵触,而且不利于清朝进一步争取各族,特别是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加之后来议政王大臣“半皆

  • 三公九卿

    秦汉时期中央政府设置的高级官僚机构。据说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朝建立后,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丞相为百官之长, 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汉初改为相国,西汉末年又改称大司徒。太尉为全国

  • 王二起义

    明末陕北农民起义。天启(公元1621年—1627年)年间,陕北灾荒连年,民不聊生,而明朝政府又严催赋税,人民生活陷入绝境。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陕北澄县饥民在白水县农民王二率领下,以墨涂面,冲进

  • 辛酉政变

    又称 “祺祥政变”。1860年(咸丰十年)咸丰皇帝在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时逃往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翌年8月(七月)病殁,遗诏立其六岁幼子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并以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户部尚

  • 田氏代齐

    春秋末年,齐国田氏代替姜齐政权的事件。春秋初年,陈国的公子完逃到齐国,任工正,称田氏。春秋末年齐景公时,公室剥夺民众生产物的三分之二,只剩下三分之一归民众维持生活;对不少民众施行刖刑,以致国家众多的市

  • 海陵败亡

    金海陵王完颜亮即位后,于改革旧制,加速金朝封建化进程的同时,又不顾宋金和平交往的历史趋势和南北人民的愿望,于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倾全国兵力财力大举南下,妄图消灭南宋,作全中国的皇帝。举国骚然,汉

  • 蒙古翰林院

    元代中央官署名。负责以蒙古新字即八思巴字译写其他民族文字,兼掌颁降玺书。秩从二品(后曾升正二品、从一品)。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忽必烈诏令颁行蒙古新字,并规定以该种文字译写一切文字。至元八年,立

  • 周郑交质

    春秋初期,郑武公和郑庄公相继任东周王朝卿士,把持朝廷政权,乘机为郑国谋取利益,引起周平王不满。为了摆脱郑的控制,平王不再专任郑庄公,暗中以虢公参政。郑庄公因此埋怨平王,平王却极力表白自己无意削夺夺郑庄

  • 清君侧

    西汉景帝时,吴王刘濞联合楚、赵等国,曾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参见“吴楚七国之乱”。

  • 美日联合侵台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英美殖民主义者都想侵略台湾。1867年(同治六年)美国借口失事的“罗佛号”船水手在台湾遇害,出动军队在琅(今恒春)登陆进攻,被高山族群众击退,美驻厦门领事李仙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