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国声韵学

中国声韵学

四编十五章。姜亮夫著。姜亮夫(1902-)原名寅清,以字行,云南昭通县人。1926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研究科,后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攻读语言文字学。1928年起任大夏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1935年至193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返国后历任东北大学、云南大学、杭州大学等校教授。致力于音韵学、文字学、敦煌学、楚辞学研究。善于综合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神话学和中外古代史知识考释语言文字。尚著《诗经联绵字考》、《瀛涯敦煌韵辑》、《楚辞通故》等多种。《中国声韵学》是早期讨论中国音韵学概论性质的著作,凡四编十五章,第一编《前说》:一《中国声韵学概说》、二《音之生理基础》、三《音之物理基础》、四《文字与声韵学》、五《音之通转》、六《音之地的差异》;第二编《声》:七《声之原理》、八《声之历史的叙述》;第三编《韵》:九《韵之原理与分析》、十《等呼论》、十一《四声五声说》、十二《广韵之研究》、十三《古韵》;第四编《反切》:十四《反切之原理与方法》、十五《反切之史的叙述》。附录《中国声韵学书目举要提要》。此书之旨诚如作者自序所云:“顾江戴段之书,其考古之功皆不可没,余杭章君,妙合神旨,解理益多,然其书皆不便于初学。往者余以耑蒙之姿,寄食南北,为诸生讲习此学,既病前贤之多陈往迹,使人有漫汗之叹,复病近人之空说原理,使人忘原流之自,乃以发音学之原理,解说声韵之素质、反切之法则,比合近代之语音,渐推唐宋,上及三古,自近及远,以探其原。复举声韵学史上之荦然大者,综其条贯,比其事类,略为陈之。”首先以现代语音学原理对“声”、“韵”进行分析说明,次以逆推之法叙述评价传统音韵学的重要著作及各家之说,末编讨论反切,说明反切的原理、方法、源流和弊端。书中对历代,特别是清代以来学者的主要成就有详细的说明与分析。是书世界书局1933年初版。

猜你喜欢

  • 听松楼遗稿

    四卷。《附录》一卷。清陈尔士(生卒年不详)撰。陈尔士,字炜卿,又字静友,浙江余杭人,刑部员外陈绍翔之女。工科掌印给事中嘉兴钱仪吉之妻。清代文学家。此书有道光元年(1821)刊本。书前有金孝维、王照园、

  • 强兵

    ……威王问孙子曰:“□□□……□齐士教寡人强兵者,皆不同道。……[有]教寡人以政教者,有教寡人以[□]敛者,有教寡人以散粮者,有教寡人以静者……”[孙子曰]:“……皆非强兵之急者也。”威[王]……□□

  • 映秋轩诗钞

    一卷。清丁幼娴(生卒年不详)撰。丁幼娴,字静芬,江西德化人,文安知县丁符九之女,湖北巡检汪东源之妻。清代诗人。此书同治十三年(1874)刊入嫏嬛别馆《国朝闺阁诗钞续编》之中。共收诗三十首。

  • 律吕阐微

    十卷。清江永(生平事迹见《律吕新论》)撰。是书将康熙皇帝论乐的五条作为《皇言定声》一卷,放在全书之首。江永没未列《律吕正义》,所以对西洋的五线、六名、八形号、三迟速都不能理解。江永作书大旨以明代朱载堉

  • 广续方言

    四卷。清程先甲撰。先甲字一夔,江苏江宁县人,光绪辛卯(1891年)举人。是书辑录方言词语六百五十四条,编次仿《尔雅》,征引详博,除经史传注小学著作外,尚增加《玄应音义》、《慧琳音义》、《倭名类聚钞》等

  • 大唐创业起居注

    三卷 唐温大雅撰。温大雅,字彦宠,并州祁人,官礼部尚书,封黎国公。此书唐志、宋志皆作三卷,惟《文献通考》作五卷。此本上卷记起义旗至发引四十八日之事;中卷记自太原至京城一百二十六日之事;下卷记起摄政至即

  • 痘证理辨

    一卷,附方一卷。明汪机(生平事迹详见《针灸问对》)撰。此书成于嘉靖元年(1522)。为汪氏感于痘疹流行,害人甚众,于是遍查诸书,欲以救人而著。书中先列诸家治痘方法,后引浙中魏直所著之书《博爱心鉴》中有

  • 散花庵词

    一卷。宋黄升撰。黄升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因其居有玉林,又有散花庵而名之。毛晋刊本以升(昇)作昃,以叔旸(暘)作叔阳;而诸本实多作黄升。考《花庵绝妙词选》旧传刻本,题为黄升;魏庆之《诗人玉屑》

  • 阴符经疏

    见袁淑真《阴符经集解》。

  • 正蒙释

    四卷。旧本题明高攀龙(详见《周易易简说》)集注、徐必达(详见《南京都察院志》)发明。叶向高曾为此书作序,称:“《正蒙》精深浩渺,朱子训释未尽,锡山高云从缘其指,广为集注;携李徐德夫笃好此书,尝条其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