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庸解

中庸解

一卷。清牛运震(详见《论语随笔》)撰。是书大旨与《大学解》相同,也用三大支之说,只诂义处,名理络绎。如谓知性,则知《中庸》所自来;知道,则知《中庸》所在;知教,则知《中庸》所由成。又谓率字不是用力字,必顺其性之自然。循其仁之性,则亲亲仁民爱物都是道;循其义之性,则事君敬长尊贤都是道;循其礼之性,则恭敬揖让之节文都是道;循其智之性,则是非邪正之分别都是道。又谓不可离,提醒人最紧切。如一事离道,这一事便不成事;一物离道,这一物便不成物。手容恭,足容重,道也。离了恭重,便不成手足;父慈子孝,道也,离了孝慈,便不成父子。又谓视由内出,故称戒慎;听由外来,故称恐惧。又谓与知与能,只在人伦日用上看,不得以小男女交感当之。总之运震视道过尊,视男女交感过亵,故为此论。该书有道光间刊本。

① 一卷。清任大任撰。大任字钧衡,吴江(今江苏吴江县)人。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此书不录经文,只标明节次,分段诠释经文,多采用先儒旧说。② 一卷。清马国翰(详见《论语谶》)编辑。是书搜采多僻,与所辑《大学》同。引公孙弘《上书》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序是天下的五通道,智、仁、勇为天下的三通德,力行近于仁,好勇近于智,知耻近于勇。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则知所以治人。司马贞《索隐》说,《汉志》子思子二十三卷,《文献通考》作十三卷。《中庸》即为其中一篇,至宋尚存《小戴记》重载,故《中庸》为子思所作。又引张尔岐《中庸论》说中庸乃赞礼之极辞。又朱注释蒲卢为蒲苇,本于沈存中,与地道敏树相应。然书注蒲卢为蜾蠃,即土蜂,从《毛诗》、《尔雅》中可证。又引《山海经》:“青要之山有鸟名蒲卢”,则蒲卢又为鸟名,则蒲卢作为草名则成为孤证。此外如论性论社诸条,广征异说,俱见赅洽。该书有《玉函山房续目耕帖》本。

猜你喜欢

  • 戴友梅事实

    一卷,附一卷。清戴燮元撰。燮元,清末江苏丹徒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该书记其父戴肇辰生平。肇辰,字友梅,历官山东登州、济南、广东廉州、琼州、广州等地知府。任官山东时,曾与捻军作战,保卫登州城;任

  • 新续高僧传四集

    六十五卷。民国喻谦(?——1932)。喻谦,湖南衡阳人,为清末学者王闿运弟子。民国八年(1919),应北凉法源寺方丈道阶聘编此书。历时五年撰成《新续高僧传四集》一书。该书内容始自宋初,终于清末,为佛教

  • 周官禄田考

    三卷。清沈彤(1688-1745)撰。沈彤字冠云,号果堂,江苏吴江人。师从何焯。乾隆初,试博学鸿词科不遇,被邀修纂《三礼》,《大清一统志》,书成仪叙九品官,不仕归故里。学问根底深厚,通贯群经,尤精《三

  • 东山书院课集

    一卷。胡元玉录。光绪十八年(1892),胡元玉主讲于湖南攸县东山书院。《东山书院课集》为该院习课之士所作。卷首有胡元玉的序文,还有王闿运为之所作的序文。全书内容除数篇杂文之外,其余的都是经学。此学业都

  • 钟台集

    十二卷。明田一俊(约1582年前后在世)撰。田一俊,字德万,福建大田人。生卒未详。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事迹具载《明史》本传。著有《钟台集》。一俊出身严苦,家无全资。为侍讲时,以

  • 剿说

    四卷。清李调元(详见《卍斋璅录》)撰。“剿说”二字是因袭套用别人的语言文句作为自己的,即剿说,根据此意,李调元专著此书,命书名为《剿说》,对剿说的语言文字之书及其它杂类之书,详加考证。在自序中指出:立

  • 古乐书

    二卷。清应撝谦(1615-1683)撰。撝谦字嗣寅、潜斋,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是书上卷论律吕本原,大旨本蔡元定之《律吕新书》,而参以注疏及朱熹之说。下卷论乐器制度,则本陈祥道《礼书》及李之藻《宫礼乐

  • 唐石经图考

    不分卷(香簃刻本)。清魏锡曾撰。唐石经自唐开成二年创立以来,屡遭天灾人祸。碑虽幸存,但字多破损,并且经常遭到椎拓。此书特就墨本完备者图之。卷首自识,谓较王昶《金石萃编》,除字数、年月之外,还增加了最后

  • 高唐州乡土志

    不分卷。清周家齐编。周家齐详见光绪《高唐州志》。周家齐掌高唐州后,奉学部令,命撰乡土志,以供州历史、地理教材之参考。家齐乃将原所搜辑修志资料,择其重要而按学部所颁门类,纂成乡土志。《高唐州乡土志》光绪

  • 通俗字林辨证

    五卷。清唐埙(生卒年不详)撰。唐埙字益庵,别号苏庵居士,浙江嘉兴人。诸生,官至知府。是编前有咸丰六年(1856)临清洪毓琛序、自序以及后来付印时其侄孙景崙序。卷中首以所论音义总论、字画增省、音义相反诸